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浙江德清“唤醒”沉睡土地 产村融合奏响田园牧歌

周禹龙    2018-11-19 14:55:08    中国新闻网

浙江德清“唤醒”沉睡土地产村融合奏响田园牧歌

万鸟园观景台 施紫楠 摄

10月的德清,阳光洒在田间地头,照在湖泊鱼塘,泛起点点金光,折射出一幅中国农村富美图。

近年来,浙江德清通过土地流转、农业发展、农村改革等举措,开拓创新、另辟蹊径,正让沉睡资产“活”起来,农民口袋“鼓”起来,新产业新业态“融”起来。

万鸟园内的亲子活动区 施紫楠 摄

姚志刚的龟鳖养殖场 施紫楠 摄

土地流转 唤醒农村沉睡资本

清澈的河水在阳光照射下泛起粼粼波光,杨柳在微风中依依摇曳,一幢幢崭新的房子被统一规划在沈家墩村的河畔新居住区,鳞次栉比。

上世纪80年代,钟管镇沈家墩村还是德清县出了名的贫困村。当时,家家户户都守着自家的6分田,每年田里收入只有200多元。

“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很微妙,农民不能没有土地,但也不能被土地束缚了手脚。”沈家墩村党支部书记房春华说,那时候大部分村民,都被困在这一方土地。

直到“股票田”的出现,这个难题才得以彻底解决。

1999年10月,沈家墩村以集体的名义,将210亩土地以“入股”形式与160户农民签订合同,再通过公开招标,出租给种粮养殖大户搞规模经营,实行土地流转。

“‘股票田’最大限度释放了土地红利,实现养殖大户、村民、村集体‘三赢’。”房春华说,当时村里平均每亩地每年640元,村里留下90元服务费后,其余550元全部返回给原“出租”农户。

养殖户姚志刚也是受益者之一。如今,姚志刚的龟鳖养殖场已经从1999年的50几亩发展到300多亩,净利润也从17万元达到了100多万元。

数据显示,沈家墩村3000亩土地100%流转,德清县土地流转率达到80%。而“股票田”走过近20个年头,也已从德清走向浙江省乃至全中国。

“土地的集中统一流转,彻底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同时,土地集约使得规模效益得以提升,可以说,‘股票田’构建了以‘三权分置’为特征的新型农地制度的雏形。”德清县农业局农经站站长周伟国说。

农地入市 增收农民土地收益

土地是农村最大的资源,而“农地入市”则使这一资源真正成为农民可以经营的资本。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同时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德清作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在“农地入市”方面,给全国农村提供了样本和经验。

德清在试点中规定,乡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只得用于辖区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项目等支出;村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农户可通过股权增厚形式享受分红。

洛舍镇东衡村是个名副其实的富有村,凭采矿业“发家”。2009年,为治理生态环境,东衡村关停了所有矿山,留下4000余亩废弃矿坑。

如今,这些大大小小的矿坑已经填坑整地,脱胎换骨。

龟鳖养殖场内的休闲长廊 施紫楠 摄

东衡村一角,一期占地220亩的小微企业众创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造当中。该众创园分为ABC三个区,A区刚竣工便有14家企业入驻生产,成交总价为1462.6万元,平均每亩21.3万元。

“这一入市标准,已基本与附近的国有土地产业园价值相当。”东衡村村主任陆英田说,如今村民所持股权已从2013年的每股638.5元增长至1.6万余元,“农地入市,农民受益最直接,所以大家都非常支持。”

据统计,目前德清县已入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183宗,面积1347亩,成交总额3.32亿元,集体及农民收益2.7亿元,惠及农民18万余人。

产村融合 注入农村发展活力

古木繁茂、香樟常翠,沿着修建好的步行道,路过设计精巧的大小公园,稚童的嬉戏声与鸟鸣声萦绕在耳边久久不能散去。

“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家门口能变得这么漂亮。”在秋风和煦的暖阳里,禹越镇三林村65岁的徐阿姨踏入家对面的万鸟园,感慨万千。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探索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

响应号召,德清的土地上,一个个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朝气蓬勃。

“村里在蚕桑、渔业和牧场资源基础上进行三产化提升,以万鸟园为中心打造一个旅游服务综合体。”三林村党支部书记沈炳奎告诉记者,三林村将聚集“绿、富、美”,打造精致宜游乡村。

三林村还专门引入创客团队入驻万鸟园,负责园内运营管理。截至目前,万鸟园已入驻创客团队13家,吸纳青年创业人才60余人,预计第一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余万元。

小小的三林村,只是德清建设田园综合体、实现产村融合的一个缩影。

莫干山镇的民宿、钟管镇的亲子园、洛舍镇的钢琴区……德清正在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开拓思路,积极探索“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机制新、环境优”的田园发展新路子,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

“不是全无最佳处,何窗何户不清妍。”德清,这片曾让杨万里驻船咏赞的德山清水,如今已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

相关热词搜索:浙江德清 田园牧歌

上一篇:农业如此“高大上”
下一篇:内蒙古兴起“卖产品又卖体验”的新型订单农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