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为什么这么多“清华”幼儿园

2019-05-14 09:37:14    光明日报

清华大学这两天又上热搜,原因“亮了”:起诉多个“清华幼儿园”商标侵权。很多人从这条新闻中,复习了刚过完108岁生日的清华校史:原告前身系1911年创建的清华学堂,1998年取得“清華”注册商标专用权,2009年取得“清華大学”注册商标专用权。也有很多人是看到这桩民事案件才反应过来,“清华大学”四个字有多重意涵,其中有一重,是中国“驰名商标”。

商标侵权的判定并不复杂。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商标法请求驰名商标保护。清华大学所面临的问题,是侵权者海量又分散,其主张权利的精力成本比较高。同样的情况可能也“骚扰”着其他名校。比如,“北大”也是北京大学的注册商标,但估计头顶“北大”二字泰然站立在中国城乡接合部街面上的小店面,同样为数不会太少。

此外,被网友们调侃的“老家的剑桥幼儿园”“哈佛幼儿园瑟瑟发抖”,原则上也涉嫌侵权。按照商标法,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只不过,权利人不会来主张罢了。

商标法没有什么复杂的法理纠缠,在中国逐渐被市场化的过程中,它的规定已经成为基本常识。有意思的是,其他“傍名牌”行为往往遮遮掩掩,无论是侵权者本身还是购买到假名牌的消费者,都能意识到这是以侵权获利。但使用名校商标的机构,往往有一种泰然感,甚至有一种自我加冕的荣耀,而每天见到大量“清华”“北大”“牛津”“剑桥”的大众同样也觉得见怪不惊。

这可能因为,民间言说名校有一种传统的语境。名校崇拜由来已久,在少年人上升路径更为有限的地区,这种崇拜也更加泛众化。因为离之越远,它们就越不像一个实体和机构,而更像一种教育图腾。那些形形色色的教育机构,一定要黏附在这个名字上,本质上是将这个图腾外化为了文化资本,将它的文化感召力变成了市场感召力,但同时,恐怕也是习惯于将一个实体的名称当成一个虚化的教育目标看待。而在这些机构进进出出的家长和孩子,见而不怪,相比起考虑侵权的问题,他们更看重的大概是一种接近名校的安慰感。

清华大学的批量起诉,置换了这种语境,让事情回到了市场契约的场景中来。从商标法的视角下再打量这种景观——遍布城乡角落的名校招牌如此坦然地存在着,据媒体搜索,全国范围内带有“清华”字样的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多达20余万家,仅“清华幼儿园”就上百家,事情就变得刺目了。据称,清华大学多年来一直在强调“清华”的归属,不过,如何影响民间对“清华”二字所附着的意义的理解,却已经超出了它所能及的范围。(作者:刘文嘉,系媒体评论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百姓关注:换小零件收费4百 修家电套路多
下一篇:不打招呼就放快件箱,说好的“送货上门”呢?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