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提升体验尽快补齐短板 培育旅游消费新增长点

政策效应释放 体育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0-11-18 10:18:49    中国商报

(记者 杨宏生)近年来,各地不断发力特色体育,积极探索“体育+旅游”融合之道。实践证明,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体育运动与旅游消费有效衔接,既契合疫情之下人们愈发重视的健康理念和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也蕴含着促进产业发展和推动消费升级的巨大经济潜力。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体育旅游的市场正在以30%-40%的速度快速增长。专家表示,随着体育和旅游的加速融合,体育旅游市场占比必将不断提升,我国体育旅游的图景正在向纵深展开。今年以来,有关政策效应持续叠加释放,助推我国体育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

 

迎来黄金时代

到2020年,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突破1万亿元——原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体育总局于2016年年底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设定了上述目标。

指导意见明确了“体育旅游”的概念:“体育旅游是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是以体育运动为核心,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及参观游览为主要形式,以满足健康娱乐、旅游休闲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涉及健身休闲、竞赛表演、装备制造、设施建设等业态。”

业内专家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强身健体,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旅游产品向休闲、运动、康养等多个方向发展,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加速融合,既促进身体健康,又满足出游需求。在推进“全民健身”和“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是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体育旅游将迎来黄金时代。

据携程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通过携程旅游预订体育旅游线路的人数环比增长400%。携程相关负责人表示,携程将体育旅游分为四类,包括户外活动、体育观赛、体育竞技、体育培训并推出系列产品。户外活动包括徒步、骑行、潜水、滑雪、高空项目等;体育观赛指的是奥运、欧洲杯等赛事现场观赛产品;体育竞技产品指的是游客亲自参与竞技的产品,目前的代表产品有马拉松;体育培训指的是击剑课程、游泳课程、潜水考证等学习类旅游产品。

携程旅游订单数据显示,户外活动是最热门的体育旅游类别,占比71%。在户外活动产品的9个大类中,人气从高到低依次是徒步、骑行、潜水、滑雪、水上运动、垂钓、高尔夫、帆船游艇、高空项目。

今年以来,各地积极推出一系列创新活动,继续引领我国体育旅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今年计划打造350项文旅活动,进一步促进新疆秋冬季旅游。350项文旅活动从今年9月起将一直持续至明年1月。在这些文旅活动中,有100多项体育赛事活动要举办,占全部活动的1/3。赛事活动包含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区级和县市级4个等级,既有专业竞技赛事,又有带动全民健身的群众体育活动,还将结合节庆开展各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和展示活动。据悉,新疆结合旅游的全民健身活动为数众多,其中包括沙漠徒步挑战赛、沙漠越野挑战赛、环乌伦古湖骑行活动、环湖迷你跑活动、“铁人四项”挑战赛、冰雪马拉松等。

作为海南省重点打造的一项体育旅游品牌活动——2020海南亲水运动季从今年7月开始将持续至12月,共有27个主要项目,覆盖除三沙以外的海南18个市县。各市县将整合自身优势,同时为了促进“体育与旅游”“运动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围绕“月月设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原则,组织开展“亲水狂欢、雨林探险、嬉水民俗、浪迹南海、活力滨海、越山向海”六大主题月活动,一系列围绕主题展开的赛事、培训、体验等活动贯穿其中,推动传统旅游消费和文化体育消费优化升级,打造全民健身、旅游消费的新热点、新业态。

 

政策助推发展

发展体育旅游,离不开政策的强力支撑。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拓展体育健身、体育观赛、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消费新空间。国务院办公厅同年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鼓励体旅融合,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

今年以来,海南、河北、云南、浙江等地纷纷出台有关政策,大力推动体育旅游发展。4月6日,海南省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的通知。规划明确,积极扶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体育旅游民营企业,鼓励本地大型体育旅游企业挂牌上市,实施跨国经营、海外并购,扩大产品出口和服务贸易。大力扶持本地中小微体育旅游企业,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体育旅游企业。据悉,规划分为两个阶段。今年至2022年,体育旅游示范效应初显,品牌形象基本形成;初步建立具有海南特色的体育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体育旅游规范标准;初步形成海南省特色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加快推动体育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2023年到2025年,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完成。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于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推进体旅融合发展。鼓励旅游度假区、旅游目的地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因地制宜开发徒步、骑行、登山、滑雪等体育旅游产品。鼓励结合传统节庆活动、法定节假日举办特色体育赛事活动。打造一批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和优秀项目,办好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相融合的品牌活动。

今年8月5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聚集产业核心要素,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依托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群,培育以昆明为核心的体育产业经济圈、“大滇西”体育旅游发展带和滇东北山地户外运动带等产业集聚区,打造高原体育训练与康复基地品牌,助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打造集体育赛事、体育消费、体育旅游、体育服务、全民健身为一体的云南高原特色体育产业综合体,推进体育产业市场化发展。

 

短板亟待完善

携程日前发布的体育旅游报告显示,我国体育旅游项目目前只占旅游市场的5%左右,与国外体育旅游占比总产值的20%相比还有很大的空间。业内人士认为,体育旅游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旅游消费升级新的增长点。当前,在体育旅游从传统的观赏型、粗放型向体验式、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匮乏、标准缺失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要尽快补齐发展短板。

今年10月,安徽省桐城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在一份有关该市文化旅游体育高质量发展基本情况汇报材料中称,文化旅游体育管理部门和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缺乏专业人才,特别缺少既懂旅游经济、体育经济,又懂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的复合型人才,缺少优秀的营销人才和有市场头脑的管理人才,策划、开发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专家表示,体育旅游涉及的具体产品很多,但是目前缺乏相应的标准。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曾博伟表示,要通过标准化的方式,将政府引导发展意图、企业科学发展意愿与游客满意提升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未来,标准化将成为推动体育旅游目的地和基地建议的重要路径。

当前,一些地方在发展体育旅游的过程中存在体育赛事雷同等现象。对此,华侨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邢尊明教授表示,发展体育旅游,应选择一个与城市经济、文化、社会、产业需求、城市发展定位等契合度非常高的赛事,一个标志性的、城市辨识度高的体育赛事。

河北省体育局经济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山川、湖泊、河流、森林、空域、荒漠、草原等自然资源是构成体育户外运动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目前相关自然资源对体育赛事活动开放不足,还不能满足户外运动发展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河北省政府办公厅今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各相关部门围绕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推动水域、空域、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向体育赛事和活动开放,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制定允许开展的体育赛事活动目录,建立和完善开放标准、程序,破解目前赛事活动承办过程中遇到的生态红线、自然资源空间利用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户外运动持续快速发展。

专家表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是盘活体育资源、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对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观点

旅行社何去何从

细分市场赢未来

今年是不平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更对旅行服务业竞争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旅行服务业的抗疫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旅行社行业复工率已超60%。不同于以往的多数突发事件,此次疫情对需求端与供给侧造成双重冲击,消费者信心重构、疫后游客行为偏好变化、仍然存在的防疫压力,都使得旅行服务业的复苏面临不小的挑战。

面对疫情这只“黑天鹅”,全行业在众志成城全力抗疫的同时,也需要冷静思考疫情对行业造成的深刻影响、疫情中行业暴露出的问题以及疫后行业可能面临的新走势。

旅行服务业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技术变革后,旅游产品分发的逻辑已然发生变化,经历了“从门店到人”“从平台到人”“从人到人”的分发渠道的变迁,“前人后厂”的模式将进一步改变隐在市场现象背后的商业逻辑与产业组织方式。

“旅行社过时了吗?”“团游还有未来吗?”“导游还会存在吗?”……这些问题在疫情之下被讨论得越来越多,似乎处处能嗅到行业的焦虑与不安。

当试着跳出自己的小圈子,我们会看到每一个行业都有成熟的玩家,它们曾经风生水起、叱咤风云,它们面对新的竞争和环境也忧心忡忡、寻求变革;每个行业里都有稚嫩的新手,它们可能甚至还在学习行业的既有规则,但他们也用自己的逻辑、勇气与创新,去打破旧例,塑造新的规则与秩序,这两种力量共同构成了产业生态,在竞争合作的互动中共同推进了行业发展。

当我们放宽旅行服务业的范畴,就会理解不是旅行服务业当下亟待转型,而是广义旅行服务业内的创新从未停止,新的市场主体从未停止进入,只是不是所有的旅行服务商都叫旅行社这个名字,诸多俱乐部、兴趣小组、教育机构、网红达人都在行旅行社之实但不具有旅行社之名。从这个角度来看,应使各类市场主体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被监管责任,否则会造成事实上的非正当竞争。

即使在散客化、自助行高度发达的今天,并不是所有的旅行服务都能被取代,而是市场需要与时俱进的专业化创新服务,细分市场是旅游的未来。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恰恰伴随着大众市场被不断蚕食、细分市场快速崛起的过程,每个游客的画像都被贴上更细分的标签,每次出行的动机都可能更加具体化,这些个性、细分、专业化的市场需求都需要旅行服务商以更创新更专业化的服务去满足。

正在变化中的旅游业也不再是没有门槛的行业。当更多的主体跨界切入旅游业,旅游业也正无处不在地渗透进其他行业,并在这种融合的过程中改变着行业格局。如果说传统的标准化打包产品的门槛并不高,那么这些广泛来自教育、体育、康养、冰雪、金融、艺术等各个领域的跨界主体的专业技能门槛着实不低,使得一个又一个细分市场正在成为有进入壁垒的领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必焦虑团游有没有未来,而是应该思考如何给游客一个组团的理由,因为“团”是旅游社交属性的最直观体现,也是旅游业在快速变化中不变的属性。(张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经济复苏韧性足
下一篇:外贸创新发展再获政策支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