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红色文化 > 正文

新时代军事教育的根本遵循

2020-03-24 10:56:41    学习时报

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习近平主席着眼时代发展大势,鲜明提出了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军事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为开创军事人才培养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全军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全面深化军事院校改革创新,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强军兴军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把军事人才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强军兴军,要在得人。人才是强军兴军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流军队必须有一流的军事人才。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离开了人,任何先进的武器装备,都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一个以军事理论为先导、以军队组织形态为保证、以军事人员为核心、以武器装备为基础构成的完整体系和宏大工程,军事人才是现代化体系中最具活力和支配力、变革力的主体要素,其他要素的实现程度都有赖于主体要素的发挥。当前世界军事领域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加速推进,对培养军事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是破解人才制约瓶颈、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的根本举措,是推动军事领域高质量发展、增强战斗力建设效能和活力的必由之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切实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推进部队建设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任务来抓,作为推动改革创新、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强基工程来抓,搞好统筹规划,集中更多资源,形成推进合力,构建新型人才体系,建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等各方面人才队伍,推动人才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

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贯穿军事教育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到军事教育全局和方向,是军事教育永葆我军性质、宗旨、本色的根本保证,也是军事人才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军事人才在思想上、政治上是否过硬,直接关系军队发展和未来,关系枪杆子能否永远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当前,各种敌对势力加紧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别有用心地制造种种错误言论,妄图对我军拔根去魂,千方百计动摇和破坏我军这个坚强柱石和钢铁长城。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深入贯彻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把政治建军要求落实到育人各方面和全过程。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作为军事教育命根子紧抓不放,全面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各项方针政策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在军事教育各项政策制度上、落实到具体教学工作中。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军事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军魂教育,强化官兵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引导学员在提纯思想、升华灵魂的过程中,补足精神之“钙”,强化党性观念,铸牢忠诚品格,坚定听党指挥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把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出来。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必须进一步强化军队院校在军事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把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出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忠诚品质、战略思维、军事素质、专业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高层次复合型军事人才。全面深化军事院校改革创新,落实院校优先发展战略,更加注重院校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加强院校建设顶层设计和长远谋划,在军事政策制度改革框架下谋划和推进院校建设配套制度,重构重塑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始终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跟进现代战争形态演变,把战争和战场对军事人才的要求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中,加紧构建研战教战练战的新型教育教学体系。深入探寻新体制下人才成长规律和办校治学规律,创新办学理念,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更新人才培养方案,重塑教学内容体系,建强师资队伍,完善保障条件,把培养新时代新型军事人才的主阵地建好建强。对接部队岗位战位培养人才,摸准“战”的能力需求,立起“战”的培养标准,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切实做到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部队需要什么就练什么。突出联合作战人才培养,把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参谋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打造适应联合作战需求的指挥人才、参谋人才、战斗人才、科技人才、保障人才群体,切实形成支撑强军打赢的人才优势。

把建好用好“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战略任务。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三驾马车”,既彼此联系、相互贯通,又功能各异、各有侧重,三者有机统一于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生动实践。准确把握“三位一体”的坐标方位、本质内涵和建设重点,充分发挥院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部队训练实践的大熔炉作用和军事职业教育的大课堂作用,加快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发挥部队训练实践联系实战紧密、武器装备齐全、演训活动经常、战斗氛围浓厚等优势,把部队训练实践打造成军事人才成长的“磨刀石”。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合理区分训练任务和责任主体,科学制定训练内容和考核体系,精确调配训练资源和训练手段,着力增强部队实践训练的针对性实战性。注重依托任务摔打历练,结合演习演练、野营驻训、实战化训练等重大任务,主动筹划组织各类军事人才参演参训、跟演跟训等,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战能力。大力推行换岗交流锻炼,把多岗位交流任职作为培养复合型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跨专业换岗锻炼,采取常态化联教互学、定向性交叉代(任)职、嵌入式任务锻造等为方式,加强与机关、部队、院校等建立换岗锻炼、联培联育机制,全面锻炼提高人才的核心素质。充分发挥军事职业教育内容动态开放、教育形式自主灵活、教育手段智能先进、教育过程终身持续等优势,使军事职业教育成为军事人才培养的“助推器”。按照军事专业岗位的职责要求,针对不同岗位类型、不同任职需求、不同任务特点,设置贴近岗位、任务驱动、目标牵引等内容,加紧构建覆盖军队各类专业岗位和职业领域的军事职业教育资源体系。积极探索运用“网络+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法,建立“需求牵引、平台统一、资源共享、立足岗位、自主学习”的军事职业教育运行模式,构建网络化、开放式、全覆盖的军事职业教育体系,为广大官兵提供多样化教育、个性化学习、智能化服务、精细化管理的成才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战斗力标准硬起来实起来
下一篇:翟俊杰:以光影印记 抒家国情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