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战胜谣言,媒体要更专业

袁舒婕    2020-03-11 16:02:58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消息称,上海52岁援鄂男医生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不少网友为此伤心和惋惜。3月6日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博“@健康上海12320”发布声明称该消息系谣言。《新民晚报》、封面新闻等媒体也纷纷跟进此事的报道。

疫情防控形势牵动人心,然而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中,信息需求剧增,与之相伴随,半真半假的“不得不看”、道听途说的旧闻翻新、捕风捉影的主观臆断……各类消息鱼龙混杂。

一些机构的辟谣信息及时上线,一些规定的施行,都为抗击谣言贡献了社会力量,为战胜疫情增加了砝码。丁香医生、阿里健康等平台一直在为抗击谣言而努力。1月25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谣言专项治理的公告》。3月1日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施行,散布谣言等乱象都将受到严厉打击。

疫情之下,谣言很容易被大肆传播。这些谣言容易使人们互相猜疑,人心惶惶,也容易造成内耗,瓦解战斗力。这也对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媒体更要做谣言的粉碎机。媒体如何“跑赢”谣言,这值得进一步思考。

要“跑赢”谣言,媒体首先应该更专业,报道疫情要更及时全面准确。不够专业的报道有时反而会添乱,加剧民众的恐慌情绪。比如这次疫情报道中广受质疑的“双黄连口服液事件”等,就产生了很多“次生灾害”。

要“跑赢”谣言,媒体处理疫情信息时,除了要做到快速准确发布,还可借助平台统合信息,设辟谣平台,开求证栏目,做谣言的粉碎机。新华社客户端近日便推出“求证”互动平台,传递权威信息,回应网友关切,架起网民和权威机构间的桥梁,帮助网友在疫情防控期间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和科普知识,去伪存真,解疑释惑。

谣言和病毒一样,都通过“传播”产生危害。媒体引导科学防控,减少谣言滋生,就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一份力量。希望媒体能当好为公众提供实时信息的“导航仪”,当好防控指南的“操作手册”,当好消除焦虑的“解压阀”,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战"疫"第一考,县级融媒打几分
下一篇:在线教育热退潮后如何更好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