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摆渡生命——记河南医疗急救转运队

闻有成    2020-03-25 12:35:35    经济参考报

奔腾不息的长江,把相隔千里的中原郑州和江城武汉紧密相连。突如其来抗击的新冠肺炎疫情时刻,国家调派唯一一支援鄂医疗急救转运队河南援鄂医疗急救转运队,连夜成军出征武汉,郑州与武汉并肩作战。

从清晨到日暮,从傍晚到凌晨。伴随着120指挥中心的一道道指令,医疗急救转运队81名队员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奔忙穿梭。45个日夜,开展新冠肺炎患者运转工作,累计转运重症、危重症及病患者2525位,为患者担当起摆渡转生命的任务。

3月20日,河南援鄂医疗急救转运队凯旋回到郑州。担任国家派援武汉的河南医疗急救转运队队长乔伍营说,打开生命的通道,救治命悬一线的患者,为挽救他们的生命我们骄傲。我们在火线上拼了,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在抗击疫情中,河南医疗急救转运队荣获“全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闻令而动,一夜成军中原出征驰援武汉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官员焦亚辉说,当时武汉急需大量救护车,把病人快速转运到定点医院或方舱中去,武汉急救中心已经超负荷运转,所以调派了河南的急救队伍来。而且这是全国唯一120的队伍。他们不仅代表河南,而且是代表了全国120。因为他们平时有非常好的管理基础,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我们相信这支队伍能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按照国家统筹安排,河南省迅速布置,集结精兵,调遣强将,组织河南各地21辆急救车和81名医护人员组成了河南援鄂医疗急救转运队。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党总支副书记、主任乔伍营临危受命,出任河南省援鄂医疗急救转运队队长。

第一时间快速成队。从2月4日晚接到国家、省、市卫健委指令,医疗急救转运队迅速召集有关人员连夜组织81名郑州及各地市院前急救工作者、21辆急救车,组成河南省援鄂医疗急救转运队主力紧急奔赴武汉。

为了能尽快赶到武汉支援,千余里的路程他们仅在驻马店服务区趁着车辆加油时进行了短暂休整。2月5日下午,医疗急救转运车队到达武汉,编入当地急救中心,开始进行危重症患者救治和急救转运工作。

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退伍军人,乔伍营深知基层党组织在攻克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提出要把支部建在车轮上,让党员在负压车舱当先锋。

转运队一路急驰中,他们首先建立了工作群,摸底81名队员情况,确定32名党员和1名预备党员。成立转运工作指挥部,建立综合办公室、医疗组、院感质控组。挑选综合能力强、业务技术精的党员担任负责人,靠前指挥,全面具体地了解掌握当地任务真实情况,随时向救援队指挥部汇报。

2月8日是元宵佳节,他们迅速召集33名党员召开会议,传达中共河南省卫健委机关委员会《关于同意成立河南省援鄂医疗急救转运队临时党支部的批复》文件精神,并“火线”成立河南省援鄂医疗急救转运队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

“江汉方舱转雷神山,谁去?”微信工作群里指令刚刚发出,临时党支部委员罗垚马上回道“我们接!”可没有想到,工作群里“抢单”的信息一条紧跟着一条:“我们去”……

 

急救“老兵”,在战“疫”火线谱壮歌

在武汉,医疗急救转运队面临的都是未知风险,穿着防护服,上下救护车,推着担架车,从不同的地点接诊重症患者送到定点医院或方舱,防护服容易被刮破,极易发生转运队员感染情况。

具有20年急救工作经验的乔伍营,深知这次救援不同于以往,病毒是隐形看不见的,一点儿不敢掉以轻心,丝毫不敢大意,任何一个细节都要考虑清楚。

正式上岗前,感染质量控制组专家对全体队员进行多次培训和突击考核。就连穿脱隔离衣和穿脱防护服这看似简单的动作,他们重复再重复,力求没有一丝失误。即使这样,每次出车前队领导都要一个一个检查队员的防护设备是否穿戴规范。

在武汉急救转运中,摆在眼前的困难很多。首先就是救护车的通信设备和当地救护车通信设备不匹配的问题,如何快速准确接收急救指令成了第一个需要破解的难题。

在转运队的大力协调下,最终通过无线网络、5G传输等技术手段很快得以解决。队员对当地道路不了解不熟悉,大街小巷道路分布如蜘蛛网,错综复杂。转运队一方面要求急救司机争分夺秒熟悉武汉地图,另一方面决定在准确利用当地120指挥平台的基础上,为郑州120指挥车进行引路。

为了减少接触,避免交叉感染,手机微信群、无线对讲机是开展各项工作的主要手段。“车辆洗消完成请按照规定位置停放”“亲们,穿好防护服,接到任务,马上出征”“各位老师,如果脱防护服的时候没有备用口罩给你们,你们就留最里面的口罩,出来后再换口罩。不要逗留脱衣服的污染区!”……一条条简短的指令从这里发出后,大家按照指挥部的分工,各司其职,各项转运工作顺利有序高效开展。

 

立“军令状”,把队员一个不少带回家

在抗击疫情中,感染成了一个高频词。具体到医院内感染,武汉等地医院的医护人员有不幸被感染的,有被感染而失去生命的。

然而,医疗急救转运队的负压救护车,主要用于运送新冠肺炎感染重症患者。避免医患交叉感染,这是压力非常大的一项艰巨任务。

瞄准“零感染”目标,确保每一个冲锋在前的队员的健康权益。转运队领导说,武汉救援,情况特殊,医疗安全是头等大事,铁一般的工作纪律,不仅仅是为患者提供保护,也是对大家的保护。

在医疗转运队里,很多转运队员都是瞒着自己家人的。

“我是2月4日晚上11点半接到通知的。”“90后”急救员、来自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刘垒说,“能去支援武汉,我很激动,但是并没有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葛波涌也是转运队员,他说:“在这疫情危急时刻,作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我们既觉得责任重大,又深感使命光荣!疫情就是命令,我们共同努力,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同时要保护好自身的安全!”

记者了解到,此次支援湖北医疗急救转运车队抽调的都是各个地市医疗机构的精英,平均年龄36.7岁,有一半是共产党员。

在转运队里,队领导不仅是大家心目中对工作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的“兄长”,也是大家伙儿最贴心的“家长”。为了能让队员们吃上一顿热乎饭,2月12日上午,是队员休整的时间,一大早队领导便开始忙碌了,借用武汉急救中心的职工食堂亲自摘菜、洗菜、切菜、炒菜,一直忙到中午,把热气腾腾的手工捞面端到了队员们的桌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疫情之下,你变了吗?
下一篇:山东加快智慧交通项目建设速度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