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固收+”频上新 公募多样化做加法

2021-01-13 10:57:50    中国证券报

2021年以来,“固收+”产品持续走俏。在目前100多只新发基金中,“固收+”产品数量超过20只。此外,公募基金还在“+”策略上进行了多样化尝试。业内人士表示,2021年权益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有所降低,“固收+”产品能够体现公司业绩增长和债券票息双重优势。

 

热度不减

所谓“固收+”产品,是指以固收资产为主、辅以一定比例权益资产的基金产品,一般是以偏债混合基金、二级债基为具体产品形态。

Wind数据显示,以初始基金为统计口径(下同),在目前100多只确定了发行时间的新基金中,“固收+”产品的数量达到了23只,分别为18只偏债混合基金和5只二级债基。从基金管理人来看,23只“固收+”产品大多出自头部机构,如博时基金、广发基金,还有招商基金、鹏华基金等老牌固收大户。截至1月12日,2021年以来已有3只偏债混合基金和1只二级债基成立,分别是南方宁悦一年持有A、鹏华安享一年持有A、华安添福18个月持有A,以及平安双季增享6个月持有A。

“在刚过去的‘基金大年’中,除权益基金外,兼具股、债性质的‘固收+’基金发展态势也是比较喜人的。”鹏华基金固定收益总部专户债券投资部总经理张佳表示,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在净值化转型中将陆续退出市场,“固收+”产品兴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承接万亿规模的理财需求。他指出,从组合效应角度看,“+”部分的权益资产作用是通过对冲效果来熨平基金组合的净值波动。这种减震效应在权益行情好的时候,体现出来的是增厚收益效果。2020年“固收+”的蓬勃发展只是起始阶段,随着大资管行业的持续转型,未来有望迎来持续发展。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12日,市场上共有426只偏债混合型基金,整体规模高达5102.46亿元,成立以来的平均回报率达到了29%。其中,仅2020年成立的191只基金,规模就达3268.61亿元,其中不乏汇添富稳健收益A、易方达悦兴一年持有期A、嘉实浦惠6个月持有A等百亿级产品。同时,截至2021年1月12日,二级债基的数量和规模分别为352只和4904.16亿元,其中2020年新成立的46只基金规模为596.41亿元。

 

大有可为

国泰基金主动权益投资事业三部负责人、基金经理程洲指出,2021年“固收+”产品还会延续发展态势。他分析指出,从债券资产角度来说,当前债市基本面逐步改善,利率水平继续提升的空间不大,预计2021年下半年会有下行的可能性。因此,债券除了本身的票息收入,还会有利率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收益,从而使得投资组合的底仓会有不错的表现。从“+”的权益类资产来看,目前A股市场没有太大的风险因素,慢牛格局有望持续,从而给组合带来超额收益。

汇添富固收研究负责人叶盛表示,2021年将立足于债券基本面分析,通过行业轮动和精选个券的信用配置策略,力争实现收益风险比的最大化。

兴业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债券投资团队总监腊博认为,2021年股票市场进入盈利增长驱动时期,估值波动开始加大,而利率波动可对估值波动起到一定对冲作用,有利于组合净值稳定。总体来看,2021年,与单一资产相比,“固收+”产品可体现出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和债券票息的双重优势,对冲估值波动和利率波动的不确定风险。

张佳具体介绍说,2021年的债券投资会以票息策略为主,对转债的配置会相对谨慎。权益布局方面,则会以顺周期行业为底仓,同时将科技、新能源、医药和消费作为弹性配置部分。

 

“+”策略更多样化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满足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公募基金公司还在“+”策略上进行了多样化尝试。

比如,招商基金总经理助理、招商瑞德拟任基金经理王景介绍,招商基金近期发布的“瑞”系列产品会遵循绝对收益投资思路,在原有避险策略基金CPPI策略的基础上做了升级和优化,这既解决了CPPI策略执行过程中追涨杀跌的问题,也给基金经理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海富通量化投资部总监杜晓海表示,股债混合的“固收+”策略在维持2/8股债配置比例的同时,还会积极通过大宗定增打新等手段增强组合收益。此外,投资人还可以配置一定比例的对冲策略,适当配置该策略可以进一步降低整个组合的风险度。

汇添富固收研究负责人叶盛则表示,在组合构建策略上可以采取“行业四季轮动策略”。他指出,近年来债券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板块分化,正确理解一个行业的所处位置,才能够较为有效地去前瞻性把握信用债的大趋势,寻找投资机会。此外,叶盛表示,组合构建还可通过信用超额收益挖掘策略、回购套利增厚策略以及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策略等,力争精选固收资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车轮上的2020:汽车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支撑
下一篇:保供稳需 煤价或见顶封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