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云聚乡情 年味暖心

本刊记者 武凤珠    2021-02-23 11:04:58    《人民周刊》

年画与春联、灯笼与秧歌、剪纸与面塑……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数百项非遗项目与春节有关。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国人除旧布新的重要时间节点。春节前后,几乎每个地区都会举办盛大的民俗活动,表达对春天的期盼和祝愿。千百年时光荏苒,一项项充满地域风情的年俗,逐渐积淀为我国独特的文化现象。舞龙、杂技、抬阁、糖画、彩扎……许多年俗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备受保护、代代相传的非遗项目。非遗年俗传递出的欢乐,也成了一代又一代国人记忆里的故乡的年味儿。

2021年的春节,恰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就地过年”,成为许多人度过春节假期的“首要选项”。虽然不能像往年一般回归家乡享受团圆,但是故乡的年味儿却循着移动网络一路“云游”到身边。

1月20日至2月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在快手、抖音、微博、酷狗等网络平台火热开展。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机构纷纷响应,献出一道道非遗年俗“大餐”。

从腊八节到元宵节,以短视频和直播形式密集登场的非遗年俗,不仅唤醒了各地人民的春节集体记忆,使宅居家中的你足不出户便体验到丰富多彩的“年文化”,也使“就地过年”的人们感受到深藏在血脉中的浓浓乡情。

 

春节期间,山东省威海市张村镇村民正在准备舞龙表演。

 

舞蹈传祈盼,天涯共此时

“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辞旧迎新之际,也是寄心愿于来年、祈盼万象更新之时。四季交替,一元复始。当华丽或质朴的言辞都不足以传达人们对新年的祝愿,秧歌、舞龙、灯舞等热烈的年庆舞蹈应运而生。

“商河鼓子秧歌起源于秦汉,过渡于唐宋,发展于明清,火热于现在,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短视频“商河鼓子秧歌”中,济南市商河鼓子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克胜这样介绍。

商河鼓子秧歌是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年俗。“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商河县有900多个村庄,村村都会跑秧歌。”杨克胜说。

以商河鼓子秧歌为代表的非遗年俗——秧歌,是喧天锣鼓声里舞者身着彩衣的一次次跳跃,是一方方艳丽的手帕上下飞舞,也是绽放的笑容中洋溢的喜庆和欢乐。

高跷,是舞在半空中的秧歌。舞者脚踩木跷结成舞队,传统功夫展示、经典角色扮演等穿插在翩跹的舞蹈间。“我在高跷上耍滚刀,在朝鲜受欢迎得很!”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高腿曲子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齐长河曾经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战争间隙展示高跷技艺,使他成了在异国他乡传播中华文化的“信使”。

秧歌是我国非遗年俗中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舞蹈种类之一。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地秧歌、山西省临县伞头秧歌、辽宁省大洼县上口子高跷……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形态万千的秧歌类型。而一以贯之的是,饱满的服装色泽、欢快的舞蹈动作传递出喜悦与昂扬,使疫期宅居家中的人们即便隔着屏幕都能够感受到:广袤大地间正在生长出蓬勃的希望。

一个人可以扭秧歌,一队人可以耍龙舞。重庆市巴南区姜家舞龙,是当地群众基础最广泛的一项非遗年俗。姜家舞龙有20余种形态:旱龙庆端午,板凳龙庆中秋,萝卜龙庆“小年”,春节时分则以姜家火龙求吉祥……“姜家舞龙历史悠久,是先民巴人龙蛇图腾崇拜的遗存,发展至今,已经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春节期间舞龙时,群众会自发带着鞭炮跟随舞龙队伍,期待来年有个好兆头。”在巴南区姜家镇政府发布的短视频“姜家舞龙习俗”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黄波介绍。

作为我国古代人民祈求平安和丰收的民间活动,如今,舞龙祈祷丰收的内涵已经不再,对平安喜乐的期冀却传承下来。湖北省云梦县的三节龙、湖南省汝城县的香火龙、上海市松江区的草龙、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的布龙、广东省中山市的醉龙……年节时分,舞者手执龙具木柄,在鼓乐的伴奏中跑跳腾挪,节庆活动的参与感与仪式感同样真切。

“龙腾狮跃”,是我国非遗年俗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若说舞龙的年味儿重在气势,那么狮舞的年味儿便重在氛围。山西省襄汾县的天塔狮舞,有“狮子上板凳”的绝活儿;河南省巩义市的小相狮舞以刀、枪、剑、戟、棍等武术器械斗“狮”,是我国北方最负盛名的武狮表演;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的手狮舞刚柔并济,“手上”的狮舞演出别具特色……“狮子”们登高攀爬、跳跃翻腾,异彩纷呈的表演形式中,不乏人们对新的一年生机勃勃、步步高升的期许。

夜幕降临时的年节,便成了灯火的天下。灯龙与火龙划破夜空,灯舞中的彩灯道具也装点起夜色。“我们都还是娃娃时,就在一起跳牛灯舞。后来各自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娃娃。但是,每当农闲时,我们都会聚一聚,说一会儿话,一起摆一摆牛灯舞。这个时候,就是一年中最高兴的时光。”在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的短视频“乡愁里的牛灯舞”中,内江市威远县越溪镇牛灯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双林回忆起与成长中的伙伴共耍牛灯舞的岁月。

放牧、农耕,是牛灯舞的主要题材;人与牛的关系,是牛灯舞的精神内核。贴近现实生活的朴素向往,是灯舞中最常见的寄托与传达:安徽省东至县的花灯舞,以各色花灯祈祷平安幸福;福建省莆田市的九鲤灯舞,承载着民间对“鲤鱼跃龙门”的期盼;河南省博爱县的苏家作龙凤灯舞,则以龙凤共舞的热闹场景将对吉祥太平的憧憬推向极致……

人间万里有祥风,尽在笙歌舞蹈中。无论手执绢帕还是挥舞花灯,无论扮作雄狮还是“化身”为龙,非遗年俗中的舞蹈无一例外都以本土化的表演形式传递着充沛的情感、喜乐的气象,借由移动网络的传输,这些原汁原味的故乡风情被“云送”到“就地过年”的人们面前或掌间,也将埋在记忆深处的家乡人、家乡事带到“千里之外”的眼前与耳边。

 

在文化和旅游部官方抖音号发布的2021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系列短视频中,传统文化传承者向观众介绍非遗年俗,恭贺新春。

 

赏视觉符号,寻文化记忆

贴年画,写春联;灯笼高悬,“福”字满眼……流传千百年的传统文化符号,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年画、灯笼、剪纸、春联等非遗年俗中的视觉艺术作品,不仅是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载体,也是传统年味儿中不可或缺的一“味”。

“张贴寓意吉祥的年画,是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家家户户迎接新年的固定仪式。”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短视频“年画里的中国年”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凤翔木版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介绍。

年画,为辞旧岁、迎新年而制作和张贴。我国的传统年画所绘,多数为普通老百姓托付给来年的世俗心愿:鲤鱼绕莲花,是对“连年有余”的寄望;陶瓷瓶中牡丹盛开,是对“富贵平安”的期盼;青松树下仙鹤悠然,是对“延年益寿”的希冀……“年画来源于老百姓心中的信仰,其中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山东省聊城市木版年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东昌府木版年画博物馆馆长徐秀贞说。

年画中的年味儿,因地而异。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出产的年画,气质豪宕奔放;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的年画,难掩朴实淳厚的乡土气息;江苏省苏州市桃花坞年画,笔墨间全是江南地区的精细秀雅;天津市杨柳青年画以生动的人物表情、活泼的画面风格著称;四川省绵竹年画则以对比强烈的色彩引人瞩目……

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古朴的年画在短视频中“活”起来;网络直播,则使传统年画的一道道制作流程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当代年画中的年味儿,由此便有了承继传统、推陈出新的新鲜感觉。湖南省隆回县“90后”姑娘钟星琳是滩头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四代传承人,她介绍:“我们正在进行年画的创新,尝试推出年画胸针、年画笔记本等以年画为核心的文创产品,希望能够开发出年画在更多场合的使用价值。”

年画以色留印记,剪纸以形入人心。镂空的“福”字、绚烂的花朵、手握鞭炮的孩童、寄意祥瑞的鸟兽……粘贴在墙壁、门板或玻璃上的,全是老百姓对新年的展望。

在我国北方,春节时期贴在门楣上、屋檐下的剪纸被称作“挂钱”。“每逢过年贴‘挂钱’时,都是非常喜庆的。‘挂钱’有着美好的寓意,人们认为,把‘挂钱’贴到门楣上,家里能招财进宝。”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挂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兰西县文化馆馆长李树曾说。

我国北方地区的许多“挂钱”中都融入钱币元素,表达人们对新年财源滚滚来的追求。南方剪纸,同样象征着老百姓对吉祥如意的期待。浙江省乐清市的细纹刻纸、湖北省孝感市的雕花剪纸、湖南省泸溪县的“踏虎凿花”……纸张中或剪、或刻、或凿出的纹理中,藏着当地群众对福、禄、寿、喜等美好愿景的期盼。

“按照出土文物追溯,我国的剪纸已经有至少1500年的历史了。1500余年间,剪纸产生了很多的流派。随着人员的流动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如今剪纸艺术已经遍及全国各地。各地的剪纸流派与当地的风土民情相融合,相对而言,北方的剪纸比较粗犷,南方的剪纸比较细腻。”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的短视频“王建中海派生肖剪纸”中,徐汇区海派剪纸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建中这样介绍。

“挂钱艺花,开满万家。栖在窗棂,飞落天涯。”作为非遗年俗中传统手工艺孕育出的典型视觉符号,剪纸以变化万千的形态承载着国人对年味儿的记忆。当移动网络将贴在家乡屋檐下、窗棂上的剪纸传送到面前的一方屏幕中,即使与故乡相隔千百里,身边似乎也罩上了一层家的暖意。

年节时分,贴在家门前的,有年画也有春联;挂在屋檐下的,有“挂钱”也有灯笼。“写‘福’字、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每逢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各家各户都要在门上贴‘福’字和春联,寄托对来年生活的祝愿和向往。”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短视频“文化进万家 直播家乡年”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介绍。

“春至百花香满地,时来万事喜临门”“年年如意新春乐,岁岁平安合家欢”“家盛人和多福禄,业兴财旺至昌祥”……红纸托墨迹,龙飞凤舞或端庄稳健的笔画,都是为迎接新年而写就的献礼。

若将春联、年画和剪纸视为我国非遗年俗中的“平面设计”,那么灯笼便是非遗年俗中的“造型艺术”。河南省开封市汴京灯笼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俊涛说:“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把红色的灯笼或五颜六色的彩灯挂在门前或屋内,既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又预示着来年生活的幸福美满。灯笼已经和春节、元宵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灯笼,是年味儿中温煦又璀璨的一抹亮色。从河南省洛阳市的宫灯到青海省湟源县的排灯,从广东省东莞市的千角灯到浙江省乐清市的首饰龙灯,夜色临近时,绚丽斑斓的灯笼逐一点亮,为春节的年味儿中平添了一重锦上添花的“点睛之彩”。

灯笼和春联、剪纸和年画,组成了我国非遗年俗中独特的视觉符号体系。经由移动网络的连通,传统与现代、故乡与此处、回忆与当下遥遥相感应,牵动起“就地过年”的人们文化记忆中与乡情相联结的神经脉络。一幅幅年画、一张张剪纸、一副副春联、一盏盏灯笼……屏幕中的视觉符号愈加丰满,脑海中的文化记忆愈加深刻。

 

观灯彩流光,品尘世烟火

我国传统年俗中的年味儿,是节庆舞蹈的欢腾,也是庙会、灯会的热闹;是目之所见的春联贴上、灯笼挂起,也是萦绕在舌间与心上,对儿时味道、幼时玩物的难忘眷恋。以灯彩流光寄托新年愿景的灯会、承载着人们团圆富足世俗追求的庙会等集会活动,也都是我国非遗年俗中累世相传、嵌入民间的文化烙印。

由点花灯年俗发展而来的灯会,将节庆仪式融化在流光溢彩间。“迎年的时候要张灯结彩,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习俗之一。在我国的传统民俗中,‘灯’与‘丁’相通,送灯就是送‘丁’。从送灯习俗发展到灯会,每一盏花灯中都有故事。”在陕西省西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短视频“大城盛宴”中,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这样介绍。

西安城墙灯会,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春节民间文化盛会之一。年节期间,花灯点亮古城城墙,千余米的灿烂中有数千年的辉煌。“西安城墙灯会是有‘根’的。古代士兵在城墙巡城时就要打着灯遥望,现在,我们把象征国泰民安的灯搬上城墙,它既延续着老民俗,又承接着新民俗。”王智说。

似有繁花缀满天,星光流转明月悬。古往今来,灯会中整夜的灯火通明、漫天的光华闪耀,早已成为我国从沿海到内陆、从北地到南疆的春节“风味儿”。山东省烟台市的渔灯节、河北省邯郸市的苇子灯阵、上海市黄浦区的豫园灯会、江苏省南京市的秦淮灯会、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河上龙灯盛会……电子屏幕上灯彩闪烁,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非遗年俗灯会的“老风味儿”里增添了与时俱进的新内涵。

庙会的年味儿中,则始终弥漫着挥散不去的尘世烟火。北京市西城区厂甸庙会、上海市徐汇区龙华庙会、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庙会……我国的庙会年俗集抖空竹、舞中幡等杂技表演,旱船、抬阁等舞蹈演出,面塑、彩扎等手工艺品制作,糖画、年糕等特色食物售卖于一体,早已成为一项以集市贸易为核心的综合性民俗活动。

糖画与面塑,是许多成年人至今难忘的童年意趣。“糖画起源于唐朝,鼎盛于晚清。繁盛时,庙会集市中到处都是倒糖饼的人。我们家世代都是做糖画的,我从小到大的成长记忆都与糖画有关。等到我做糖画的时候,只要糖画摊子一摆下,马上就有很多小朋友围上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糖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戴武林说。

“农村的巧婆婆、巧媳妇把面团做成动物的形状或吉祥的图案,粗犷的形式体现出吉祥的含义。用‘玩面’的方式表达老百姓的心愿,既能观赏又能食用,很朴素也很艺术。”山西省吕梁市孝义面塑第五代传承人王忠说。

河北省正定县、福建省建瓯市的中幡技艺,山东省章丘市、湖南省宜章县的抬阁风俗等,也都是当地人难以忘怀的故乡年味儿。这种年味儿,是敲锣打鼓迎来送往的欢愉,也是亲朋故友难得相聚的喜庆。其中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熟悉,也有融进血脉、无法割舍的亲切。

疫情防控期,“就地过年”的人们或许无法在现实中寻觅到庙会的“踪迹”,打开电子屏幕,在短视频或直播中看一场杂技、赏一套面塑、品一幅糖画……线上的庙会,人流仍旧摩肩接踵,商品依然琳琅满目;年味儿浓郁,仿佛故乡从未远去。

(《人民周刊》2021年第3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空间站首批航天员乘组正着重开展出舱活动等训练
下一篇:中国已建成5G基站超过71.8万个 覆盖全国所有地市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