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中国人走路最多!

杨小明 王楠    2017-08-17 11:58:56    健康时报

中国人走的路是最多的!

日前,美国斯坦福大学通过手机客户端对全球111个国家和地区的71.7万人进行了健康数据调查,数据显示,走路最多的是香港人,平均每天行走6880步;其次是中国大陆人,平均每天走6189步,远远高于全球人口平均每日步行数4961步。

中国人最爱走路

如果要问中国人最爱的运动方式,走路无疑是最标准的答案!走路简便宜行,迈开腿就可以实现。《2016中国人运动报告》显示,中国人最常进行的运动中,健走占比36.93%、跑步占比23.56%,两者之和超过60%;之后是骑车14.60%、健身9.84%、跳舞3.46%等。门槛低、效果好,是健走和跑步占比最高的原因。而在更早一些发布的《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3)》调查同样显示,中国人参与比例最高的体育活动是散步,散步以56.7%的比例位居第一,在抱怨“没时间”锻炼的语境下,走路成为不少人选择的快速锻炼方式。早晨或者傍晚,广场上、公园里、河边,最常看见的人群就是走路或者慢跑的人群。尤其随着朋友圈“晒步数”“暴走团”的兴起,更加调动了多走路的积极性,人们用微信或者运动手环记录自己的步数,把“成果”分享到微信或者微博。有些人为了占领“朋友圈”榜首,甚至开启“暴走模式”,日均步数达到两万以上。

相对于其他运动方式,中国人对走路也有最传统的情结,“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的健康谚语,体现出大家对步行的青睐。

最好的运动是走路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说过: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走路。人类进化了300万年,从猿到人,整个人的身体结构可以说是从爬行到行走的进化结果。在自然界里,人是唯一以两腿走路的动物,现代人的解剖和生理结构最适合步行,走路是人类最自然的运动。我国的养生学家也提出“百练不如一走”,多项研究也明确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长寿方面功效突出。

减少心血管发病率。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每周步行大于或等于4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心血管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则减少73%。

有助于降糖。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系博士李庆雯介绍,走路对于糖尿病也有益处,运动作为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之一,有人把快步走比喻成有降糖作用的“散步药丸”。当人体的血糖升高时,需要依靠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骨骼肌功能,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等。

健骨。研究表明,如步行、跑步等承重运动比游泳这种非承重运动骨骼钙的沉积率高。建议除了多喝牛奶外,还要养成运动的好习惯。相对于一瓶瓶的补钙剂来讲,走路是个经济方便的保钙运动。

走路先要走对路

虽然多走路对人体有许多益处,但并不是走得越多就越好,还要走对路、会走路。

走对路,是指走路姿势要对。李庆雯说,最理想的走路姿势,头部应该是垂直的,不要盯着脚下看,一定不要含胸,而是将胸部挺起来,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最好让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走路时可有意地调整呼吸,建议走三步吸气一次,再走三步呼气一次。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平均每天五六千步,运动时间半小时到四十分钟最好。

不同的走路方式对人体的益处是不一样的。我们日常用得最多的是快步走和倒着走。与一般的踱步不一样,快步走的特点是强度大,对步速、步频的要求大一些,这样可以增强对我们心肺功能的锻炼。而倒着走对膝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病人有效,因为正着走与倒着走的肌肉用力形式不同。现在越来越多久坐的人群含胸驼背,都适合进行倒着走锻炼。

现在流行的“走路”方式还有扭着走,在走路的过程中加大腰和胯部的扭动。这种方式可促进排便,有效缓解便秘,对于直肠癌的预防有一定的作用。李庆雯补充说,对于腹部有“游泳圈”的人来说,扭动的时候可以消耗更多的能量,因为侧方肌肉用的比较多。还有一种方式是踮着脚走,完全用前脚掌走路。此方法对于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益处,因为可以锻炼小腿后侧肌肉,有利于畅通足三阴经。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人

上一篇:一辈子有9个重要年龄关卡
下一篇:噪音也能治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