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人才培养点亮西部发展——农业部组织实施“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计划纪实

何烨    2017-08-17 14:20:33    农民日报

 “‘西部之光’引领我走上了终身学习的道路,在我们内蒙古自治区十年快速发展期间,我不断超越自我,把个人成长融入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回忆起十三年前作为首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来到北京求学一年的经历,已经是呼伦贝尔市副市长的郝桂娟感慨万千,从阿荣旗到呼伦贝尔市,“西部之光”访学的经历让郝桂娟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能力提升,也感受到了国家对她的培养和关怀。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计划由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联合实施,每年从西部地区选派一批中青年科研骨干,到中央国家机关所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为期一年的研修。通过培养优秀人才,加强西部地区的造血功能,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与持续发展的动力。

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中国农科院是我第二个家”

参加“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计划的,大多数是地方农科院和农技推广部门的青年骨干,他们在单位承担着重要工作,也到了刚刚成家立业的年纪,但是面对这样珍贵的学习机会,他们都毫不犹豫选择了离家脱产学习。中国农业科学院承担了农业部大部分的研修任务,为这些来京求学的“大龄学生”们提供学习科技知识和掌握科研方法的平台。对很多研修学者而言,中国农科院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郝桂娟还记得,当时中国农科院给他们提供的是宾馆标间,比在校博士生的住宿条件还要好。同样也是第一批参加研修的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的穆培源记得农科院把他们编入了一个研究生班,由研究生院集中管理、统一服务。大家不仅可以跟着研究生听课,补充知识,图书馆和实验室也都向他们开放,让他们在这一年中可以专心搞课题研究。

不同于普通的学历教育,来研修的访问学者对提高业务能力有着更加迫切和务实的要求。中国农科院非常重视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工作,人事部门在了解访问学者的基本信息后,根据专业背景为他们推荐确定具体的培养单位;培养单位根据访问学者的自身条件和发展需求,选派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或优秀科技骨干作为培养导师;培养导师在充分尊重学员意愿的基础上,确定双方同时感兴趣、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研究方向,并在接下来的一年期间对访问学者进行一对一培养。

2015年的访问学者、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陈振东,之前一直从事蔬菜抗病育种的研究,在中国农科院访学期间,他师从蔬菜花卉所的李宝聚研究员。这一年中,李宝聚老师带领着他开展了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的检测研究,寻找这种蔬菜常见病害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近一年的研究,我们的检测速度从过去传统方法用时10天甚至更长,缩短为一个小时,检测方法准确简便,这有利于我们实现对病害早发现早防治,减少田间用药量。”陈振东说。对陈振东来说,这种快速检测技术还属于前沿高新技术,从零起步到完成开发,他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提升科研能力——“个人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新疆农垦科学院位于石河子市,是隶属于兵团的农业科研单位。在2005年以前,实验室缺项目、缺经费,想做研究又苦于没有思路和条件。1998年,在一次中国农业大学召开的“国际杂交小麦育种研讨会”上,穆培源认识了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何中虎老师,并于1999年申请攻读了何老师的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小麦品质改良研究。2004年,当穆培源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来到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学习的时候,又一次投入了何老师门下。

“我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探索适合加工成新疆拉面的小麦品种改良,二是在分子育种方面做功能标记检测,再拿回来用新疆的品种进行验证,这两方面的研究都是与我们新疆的农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穆培源说。

很多访问学者通过一年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通过和导师合作,穆培源回到新疆后顺利地申请到了兵团博士资金项目、兵团科技支疆项目,更难得的是还申请到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一年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但和导师以及中国农科院的联系并没有随着他们离开北京而中断,恰恰通过这种学术上的交流与联系,让他们大多数人回到家乡,打开了工作局面,增强了科学研究的自信,找到了自己科研的思路,个人发展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穆培源主动延长了在农科院的学习时间,回到新疆,他的实验室在种质资源、育种技术、品种选育、条件建设与对外交流方面都有了极大地改观。2005年后,他的团队参加了国家七大作物育种专项的两个项目,获得专利近10个,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近40篇论文。“跟着国家队做基础性研究,才能有这些科研成果。”穆培源不无感慨地说。

除了科研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也收获良多。2012年,哈萨克族学员娜孜依拉来到北京,作为新疆新源县则克台镇的1名农技人员,她是“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中最基层的代表。中国农科院在培养目标上既针对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实际需要,也围绕访问学者返岗后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突出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根据娜孜依拉个人情况,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李少昆研究员为其制定的培养计划是帮助她了解现代玉米生产技术,并结合当地生产条件加以应用。访学期间,娜孜依拉学习并实践了多项先进的玉米生产技术和试验操作,对学科的发展有了切身感受。回到原工作单位后,娜孜依拉把李少昆研究员编写的《西北玉米田间种植手册》和涉及当地玉米生产的《玉米种植技术挂图》翻译成哈萨克语,受到了当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推动了现代玉米生产技术在民族地区的应用。

促进西部产业发展——“带回来了一个智囊团队”

“西部之光”为访问学者打开了一扇门,送出去的是一个求知若渴的种子,而回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可造之材,还有国家级的科研团队与科研项目,这些都在智力支持西部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6年,“西部之光”的培养计划中增加了培养导师到访问学者派出地回访的内容,走出去的西部人才带回来了一个智囊团队。

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白由路研究员承担了来自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土肥站袁红的培养工作。在培养期间,他指导袁红建立施肥模型参数,确定了西藏地区肥料配方,申报了“雅江流域耕地退还现象及污染问题”课题,不仅帮助她开拓了视野,也弥补了藏区测土配方施肥科研工作的不足。袁红返岗后,白由路研究员还一直关心西藏地区测土配方和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经常邀请山南地区科技人员参加一些培训与会议,并不定期到西藏进行回访,开展土壤检测监控,为解决当地测土配方问题出谋划策,推动了当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发展。

2015年8月,甘肃省“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导师集体回访,导师们在调研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针对甘肃农牧业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访问学者与导师及其他专家建立了紧密的学术联系,形成了长期的项目合作关系,不但有效提高了项目申报成功率,还增强了项目实施的科学性。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的夏先春研究员还亲自担任了新疆农垦科学院谷物品质与遗传改良兵团重点实验室的主任,该团队的12个冬春麦品种已经在新疆推广了几百万亩。

郝桂娟说,西部最大优势是资源优势,最缺的是人才和技术;陈振东说,国家队务实的作风、严谨的学风是我学习以来最大的收获;穆培源说,来到中国农科院学习,才知道自己的落后,感受深,收获大,心里急,静心思,准备回去踏实干。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自2004年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计划启动以来,农业部先后接收了13批共313名西部地区农业科研推广机构的学者访问研修,在京一年的学习,不仅让他们提升了个人业务能力,而且成为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人才培养 西部

上一篇:竹林立体经营成农民增收新渠道
下一篇:让抗震安全成为农居“标配”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