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头条 > 正文

慈善的名义,不容假借

刘 念     2017-08-01 08:47:58    人民日报

只有激浊扬清,降低行善的成本,才能增加整个社会的善意

炎炎夏日,冒出了三则涉及“慈善”的新闻,让人心里拔凉拔凉的:一家企业,台上给希望小学递去面额“贰拾万元”的支票模型,台下却只肯兑现2000元;某地,旧衣物被市民投进印有“爱心”字样的回收箱后,转手竟被卖到非洲;还有企业,名义上组织大学生去乡村支教,实际上却是办辅导班赚钱。

沽名钓誉、敛财牟利,为啥假借慈善的名义?首先,伪慈善的“投资回报率”颇为诱人。捐赠者把2000元吹成20万元,宣传效果乘了百倍,可谓一本万利;居心不良者把大家无私捐献的财物轻松变现,更可谓是空手套白狼。如此好赚,自然有投机者垂涎。

其次,伪慈善还有相当之大的迷惑性。面对需要救助的群体,我们难免会卸下心防,产生行善的冲动。白骨精、红孩儿等,都曾利用唐僧的善意下套,倚势而擒,莫能得近,以善迷他,却到得手。孙行者也劝他师傅:“且把这慈悲心收起。”

可见,居心不良者可以借慈善的感召力惑众。同时,因为披了慈善的羊皮,行骗者往往心存侥幸,自认为是打擦边球,可以蒙混过关、大事化小。

打着慈善幌子招摇撞骗,这种行径的危害不容小觑。支教的大学生,因为行善而受骗,又无意中骗了别人,受了指责和委屈,这怎能不落下心理阴影?同样的,希望小学的师生,成了跟支票模型一样的摆拍道具,又怎能不受伤害?施助者的善意被消费后,他们再想施助时不免瞻前顾后。同时,受助者被侵犯了尊严。伪慈善之恶,实在不容宽恕。

伪慈善得管,更得严管。此前,无论是在直播当中搞假捐款的,还是在灾害过后搞假募捐的,都有遭到警方调查或法律审判的先例。这种案例应该多加宣传。占据头条的,不应该是“做慈善者被讹、被骗”,而应该是“假借慈善名义行骗者受到惩戒”。每一则伪慈善新闻,就该有相应的制裁行动,并应有后续的相应安排以弥补管理漏洞。

惩治伪慈善,该出手时就出手。只有重拳出击,才能够激浊扬清,降低行善的成本,增加整个社会的善意,从而人人都愿意献出自己心里的那份爱。

相关热词搜索:名义

上一篇:格局大,天地即舞台
下一篇:用好虚拟世界微信“双刃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