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乐游 > 正文

中国古城旅游创新:“山水花城”联动发展,构筑“青州模式”

2018-06-12 17:29:21    人民周刊网

 

一个地方致力于发展旅游经济时,无不例外都希望从自身的自然生态、人文风情或历史古迹中寻找基础依据,因为旅游是一个地方具有差异性,甚至排他性优势要素的集中反映。因此,随着文旅大消费的升级,也推动着地方挖掘生态资源和修复文物古建的热潮。在文化的开发和复建中,对于古城、古镇、古村落、古遗址的挖掘再现,已经演变成一场“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改革运动。

青州古城也不例外,凭借自身的古旧沉淀和文化潜能,在全域旅游发展的带动下,摸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获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以及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殊荣。如今,这座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州”重新屹立在齐鲁大地,演绎着“山水花城”的传奇。

“青州模式”,以青州古城修复、重建,历史文化活化、重现为龙头带动产生价值外溢,激发“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共识和热情,依托四大优势资源,创造性地构建“山水花城”内外联动的业态格局,并“以点牵线连面”构筑起“山秀、水美、花香、城古”的全域旅游格局。

 

 

复活古城,激活文化

青州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2200多年的建城史,古城青州自古以来就定位以“东方古九州之一”“海岱都会”,众多的人文、历史遗迹沉淀了青州古城的文化潜能,青州博物馆丰富的文物馆藏在全国县级地区来说都独一无二。经历漫长岁月洗涤后的古城,与古老的历史中,渗透着生活的气息,与百姓的日常融为一体。古城之外,泰和山、黄花溪、仰天山等生态资源与古城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然而,在十多年前,青州古城尚未表现出她应有的文化召唤力,关于青州,我们更多地是在故址堆中才知道这座城市的不同寻常。坐拥古城,却“有群山、无主峰”,是长期以来困扰青州旅游发展的难题。青州要在中华版图上重现古九州的地位,从全国旅游城市中脱颖而出,只能从古城开发寻求新突破。

2010年,对于青州古城而言,是不寻常的一年。为了做好青州古城的保护修复建设工作,青州市委、市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论证,依据相应法律法规决定启动古城保护修复建设工程,制定出台《青州市古城保护修复建设总体规划》。2012年1月15日,青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青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青州古城保护修复建设报告的决议》。

 

 

2014年,青州确定以青州古城、云门山、博物馆为一体,以“青州古城旅游区”为名称,创建5A级景区。自此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青州市的头等大事,保护和修复古城建设的科学规划、政策相继出台。

在《青州市古城保护修复建设概念性总体规划》的理念和框架下,继续完善、细化各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做好古城的规划管理,组织对古城古建筑进行登记建档,列出重点保护项目,重点修复项目,可开发项目等,拟出修复建设古城的计划。

另外,对青州古城区域内的历史名人故居、传统民居、街巷、古衙、古院落、古遗址、老字号、民风民俗、小吃、风土人情等古城非物质文化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挖掘和保护,保持和延续古城风貌和古城文化,积极做好各类文物的收集工作。

在古城修复建设的过程中,拆迁征收问题是一个重点。青州古城内的广大群众,祖祖辈辈生活在古城,亲眼见证了青州古城的兴衰,对古城有着割舍不断的感情。古城开发秉承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宗旨,带动古城保护修复建设工作,精心建设和改善古城内的基础设施,改善区域内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

比如,对照国内一流标准,青州古城旅游区建成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及二级游客接待中心4处,建设、改造、提升停车场、观光车站、卫生间,推动火车站、汽车站的两个游客咨询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对全市旅游标识系统进行全面提升,“旅游化”发展,使得古城环境和基础服务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让古城人民彻底告别了脏乱差的生活环境。

 

 

在对古城历史遗迹修复的过程中,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保护与建设并行,历经两年多的修复建设,古城内修复城池、上百余条古街巷;石牌坊、寺庙、教堂、古桥等古迹也修复完好,还包括众多名人故居、书院府邸、老字号商铺……

从2014年起,青州古城经历三年的申报、审核、公示后,于2017年2月,成果跻身国家5A级景区行列。2016年2月,青州入选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短短几年时间,青州实现了“弯道超车”,成为全域旅游创新发展的“齐鲁样板”。

伴随而来的,是青州古城的知名度的日渐高升。从2014年开始,青州市连续策划组织“青州古城过大年”活动,以构筑丰富古城文化产业链为目标,依托遗迹新建古城文化功能场所,开展节事节庆、书画交流、演出、展览等活动,特别是古城开城仪式、知府巡街、衡王宴乐等实景演出广受游客欢迎,成为“好客山东·休闲汇”的亮丽名片。

 

 

“山水花城”,锦绣全域

古城开发革新了发展观念和理念,青州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较早树立了“全域”“全员”“全年”的旅游发展理念,高点定位,统筹规划,努力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出台了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古城开发带动的综合性价值外溢产生的“红利”,也让青州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和转变,激发了全市人民以支持、参与旅游开发致富奔小康的热情。

近几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相继编制完成《青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青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重点突出青州“山水花城”特色,逐渐形成以中部古城景区为龙头,南部佛寿文化、东南部高端休闲旅游、西南山地森林、东部花卉生态等片区为支撑的旅游格局,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更加丰富而立体。

“青者东方也,居少阳,其色青,取生生不已也”,青州取字“青”,生态环境优势得天独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都体现在“青”上。青州平原、丘陵、山区各占其一,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环境怡人。云门山、驼山、劈山,三山联翠,障城如画;南阳河、北阳河、弥河,穿越城乡,蜿蜒而过。同时,50多处街头公园点缀城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6.2%,居中国北方县级市前列。

 

 

青州的云门山奇峻秀美名副其实,民间还流传一句谚语:“不登云门山,不算青州客”,刻于明代“寿”字摩崖石刻堪称当世之巨作,云门山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寿山”。山水相依,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天公作美”的馈赠。

在全域旅游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青州彻底改善了生态旅游资源分布不均、特色不明显、景区功能不完善、城乡生态环境不达标等问题,积极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环境竞争力。

 

 

如今,青州山水可谓是“春色满园,百花齐放”,相继建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水利公园等各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重点开发井塘古村、花好月圆、泰和山、仰天山桃花坡度假村、九龙峪等乡村旅游项目。

目前,正在打造青州(国际)花卉创业园、百纳城葡萄酒庄园、柿子沟景区、黄鹿井村等乡村旅游点,全域布局,全业态发展,解决了青州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使得青州这几年来连续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人居环境奖”等,一个个份量十足的荣誉,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青州作出了最好的注解,树立了青州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

 

 

既有山水之约,便少不了以花增色。青州人自古就有爱花、养花、赏花的传统。从改革开放初期几户农民自发种植,到成为青州一项新兴支柱产业,青州花卉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现代化、集群化的跨越式发展,在生产经营规模、品种数量、花卉物流、器械生产;以及草花、盆栽月季、蟹爪莲三者产量等方面创造了同行之最。可以说花卉富裕了百姓,强化了经济,城与花相得益彰,成为青州旅游休闲的新支点。

青州花博会自2001年起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7届,使青州花卉闻名海内外。如今,推进花卉小镇建设,研发丰富、多元的花卉体验产品,极大地拓展了青州花卉产业的价值空间。

青州以点连线带面的旅游发展模式中,正是优先发展古城,突出文化特色,并借助古城价值外溢,全域整合外围资源,全面激活了山、水、花三大次优级资源的活力,最终形成“山秀、水美、花香、城古”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全民共建、全民共享

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来说,不管是获得多少的荣誉奖项,还是走出了多么独特魅力的发展模式,其背后少不了的是产业业态运作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秩序的监管、人才的管理以及区域的协调合作等,保障文旅产业健康持续运转。

青州市在发展全域旅游之时是有着自己的基础条件和优势的。市内的视频监控系统、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全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完善;同时,旅游配套设施中旅行社26家;具备旅游接待能力的酒店384家,床位19246张。已初步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要素初步健全的旅游配套体系。

 

 

近几年来,青州市以“全民共建、全民共享”为理念,持续改造旅游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公共服务体系。新建、改建生态停车场49个,车位1.7万个,45.4万平方米,90%以上为生态停车场;铺设旅游绿道360公里,投放公共自行车1万多辆,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验收;新建一批高等级饭店,大力发展经济型快捷酒店;全市多数景区实现WIFI覆盖,配备了语音自助导览系统,智慧旅游体系日臻完善。

青州的“厕所革命”建设成就斐然。青州作为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的全域旅游示范区,把“厕所革命”当做重中之重。2015年,青州市共有43个旅游厕所通过省旅游局的验收,其中新建25个,改建18个;2016年又新建、改建旅游厕所45个。乡村旅游经营户的“改厨改厕”工作扎实推进,纳入“双改”范围的4村67户农家乐经营户全部通过验收。

 

 

在全域旅游时代,人是流动的风景,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完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在人员培训和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上,青州先后举办了8期的乡村旅游旅游培训班,组织了40余人次参加省旅发委统一组织的赴境外乡村旅游考察学习活动;组织乡村旅游发展重点镇、村、企业等带头人上百余人次赴北京、浙江等乡村旅游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帮助其开阔视野,提高发展能力,将先进理念和经验学以致用地融合入到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中,提高效能和服务品质。

营造文明安全的旅游环境,青州也不遗余力。比如建立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加强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自觉抵制行业违规行为;建立景区门票预约和最大承载量控制机制,完善旅游安全设施,落实安全责任,加强日常检查,确保旅游行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等等,这些措施都提升了青州的旅游服务水平。

在文旅创新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仅靠一己之力孤掌难鸣。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区域联动、产业融合、部门协作才是硬道理。正如青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翟敏说,“青州在整合资源、建立共享平台以及推进多方协调、共同参与的体制机制上,要多与周边县市进行互动取经,才能达到全域发展、共享共建的目标。”

 

 

作为曾经的古九州之一,青州所处地理版图是东方之重镇。从东夷文化至齐文化再到青州文化,这座千年古城文明演化至今,携带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地域特色,以崭新的姿态矗立在齐鲁大地,等待着世界人民走进她,感受她。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青州会探索出更加广阔的价值空间。

(付萍)

相关热词搜索:青州 花城 中国

上一篇:中国运河地标旅游 :“三个之外”构建大旅游休闲区的“台儿庄模式”
下一篇:“豫”见大美青海——2018青海旅游宣传周系列活动在郑州拉开帷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