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家风 > 正文

幸福人生“梦·家·路”

——有一种美,叫教育

姚鸿昌    2018-08-01 16:04:05    人民周刊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指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主席还曾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他还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显然,要实现中国梦,就要从“家”出发,创建好家庭,实施好家教,传承好家风。要实现中国梦,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已经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社会发展方面看,我们需要重视家庭基点论、文化基因论、命运共同体发展论;从人民幸福方面看,每个人都会关心“梦”(中国梦-我的梦)、关心“家”(家国情-文化家)、关心“路”(新时代-幸福路)。唤醒“梦”,找到“家”,走好“路”(幸福人生“梦·家·路”)的过程,其实正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植根、在亲情中升华,在引领学习和成长中得到落实的过程。爱国是一种责任和情怀,需要有“梦”追寻,敬业是一种精神和情操,需要有“家”支撑,诚信和友善是一种品质的坚守和心境的和美,需要用走好“路”去践行。

人生要有梦,有梦需要“情”相伴,这个“情”就是家国情;

人生要有家,有家需要“爱”支撑,这个“爱”就是智慧爱;

人生要有路,有路需要“合”发展,这个“合”就是文化合。

只要我们以“中国梦-美丽家园梦-我的梦”为目标,以“好家庭 好家教 好家风”为起点,以“融入新时代,实现新成长”为过程,我们就可以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这是“美丽中国-幸福人生”乐曲中的天籁之音。

梦之美:有梦需要“情”相伴

梦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行奋进的灯塔。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根本无法在世界民族的竞争中生存。

人生也要有梦,有梦需要“情”相伴,这个“情”就是家国情。

谈人生,离不开这样两个问题:为什么活?如何活?

“为什么活”是个信仰问题。它是人生的全部目标和最后归宿,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柱。“如何活”是个理性问题。它引领着人们从起点出发,走好人生路,追寻到自己人生的梦想目标。

有的人只为肉体存在和欲望而活。这种欲望如同燃烧着化学药品的大锅,一旦放纵贪欲就会走向大肆掠夺金钱的道路,因为金钱可从使他更好地“活着”,所以一生都在追逐金钱的路上迅跑,累得身心疲惫。

有的人只为某种意志而活,无限追求权力和地位,并期望用这种权位优势控制改变他人,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在以别人为代价中获得自己“活好”状态。

有的人为某种宗教信仰而活,期望在彼岸世界求得灵魂的拯救和安宁,在忏悔中得到神的宽恕……

有的人为社会而活,希望在利他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大多数中国人相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求同存异”中追寻着“天下一家”的大同目标。当我们用高洁的情操,荡涤人们视野的世俗和尘垢;用修身的澄明驱逐岁月灰色的阴暗,回眸来路我们会发现:人生之梦其实很美。

中华民族是具有信仰的民族。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到“上善若水”的“处下”智慧。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胸怀,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选择,彰显的是对宇宙大自然的深刻领悟和高尚的民族信仰。从古代的“黄帝情-中国梦”到郑思肖的“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无不激励着中华民族追寻“大同世界”的民族梦想。

《道德经》54章中写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在“齐家”与“治国”之间做好“修之于乡”,并形成“修身、齐家、安乡、治国、平天下”的系统思路,对引导城乡百姓从“家”出发,追寻“中国梦-美丽家园梦-我的梦”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已建成河北省电子商务产业园,园区领导重视家文化建设,在“修之于乡”文化中探索乡村振兴路,带领农民创业,形成了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重点”的思路和方法。这一个“目标”就是“中国梦-美丽家园梦-我的梦”,这两条主线就是“园区和谐发展,员工和村民幸福成长”,这三个“注重”就是“创建好家庭,实施好家教,传承好家风”。员工和村民们“创业有家,创新有路”,共享着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

塔元庄是习主席当年工作过的地方,他曾两次到塔元庄调研,看望村民和干部。如今的塔元庄正在奔小康路上前行,他们所实施的乡村振兴计划正引领着园区村民和职工从“家”出发,追寻“中国梦-美丽家园梦-我的梦”。

这就是“梦之美”的情怀。

家之慧:有家需要“爱”支撑

当一个人走过了四季,走过了风雨,走过了星辰,走过了日月…双脚踏过的每一寸土地,都被炽热的心烙下印迹,映射着跳动的光辉,那是记忆深处的家,在召唤…

人生要有家,有家需要“爱”支撑,这个“爱”就是“智慧爱”。

家风是什么?家风是家庭(家族)传承下来的风尚和作风,是延续着的家文化智慧,是家庭成员生存习惯、生活方式、生命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总和。

受到良好的家风、家文化熏陶的人,会以学习化生存习惯、智慧化生活方式、意义化生命状态面对人生,成为社会和谐的正能量激励源。他们勤俭持家、知书达理、热情助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一旦走向社会,或负责起某一方面的工作,其生活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思想作风也会是廉洁奉公、勤奋好学、自强不息、民主宽容、实事求是的。而家风不正,家文化环境不好,家庭成员的生存习惯、生活方式、生命价值取向也会大不一样。从这样的家庭走出的人就会贪图享受、不学无术、不求上进、不敬不孝、投机取巧,一旦走向社会,或者获得某一个权力机会,就很容易贪污腐化、用抄袭替考、粗制滥造、霸道伤人、弄虚作假面对人生。显然,识人、查人、用人,也要注重家文化素养。这种家文化素养,往往体现在能否有“替他人着想的善良,不用他人提醒的自觉,乐于接受约束的自由”。这是植根于内心深处的修养,需要和谐的家文化支撑。

钱氏家族名人辈出。大家熟知的有钱永健、钱其琛、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钟书…堪称近代名门望族。钱氏家族能够绵延千年,人才辈出,与家族良好的家风家训不无关系。《钱氏家训》中有“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钱学森也说道:“我们的先祖,他的政绩只是致富一隅,而我们后人的事业,是使整个中国繁荣富强。老祖宗地下有知,是会高兴的。”钱氏家族的人,正是从“家”出发,追寻“中国梦-强国梦-我的梦”,走出了一条“学习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义化生命”的幸福人生之路。

显然,要唤醒家国情怀,实现幸福人生“梦﹒家﹒路”,就需要重视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从小激活孩子的自然情趣、人文情感、心灵情操(三情),就可以有一个“为兴趣和梦想快乐表演”的童年,从小唤醒孩子的爱心、爱好、爱学(三爱),就可以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定下良好的人格基础。长大了就可以在与祖国命运同行中为“中国梦-强国梦”作出贡献。钱学森正是一位在良好家文化环境中激活了“三情”智慧,唤醒了“三爱”素养的杰出人才。他在“两弹一星”事业和“大成智慧”教育中所作出的贡献,深深地影响着几代人。显然,幸福人生有起点,出彩人生从“家”开始。

有一种精神,让我们一生感动,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勇往直前,

有一种人格,让我们走向完美,有一种幸福,让我们享受终生。

这种精神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精神;这种力量就是家文化力量;这种人格就是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格;这种幸福就是学习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义化生命的人生幸福。

我们从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身上,找到了这种精神,唤醒了这种力量,发现了这种人格,享受到这种幸福。

爱心是成人者之慧,爱好是成才者之神,爱学是成就者之师。

在家庭教育中,鼓励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家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人的事情帮助做,不会的事情做中学,学中做,就可以唤醒爱心、爱好、爱学,就可以为一生幸福奠定良好的道德力、智慧力、意志力基础,就可以从“家”出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

这就是我们的“家之慧”真爱。

路之遥:有路需要“合”发展

马克思说:“在科学的路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人生要有路,有路需要“合”发展,这个“合”就是文化合。

人生的路其实很长,也是不平坦的,要走好人生路,而不是只走好走的路。在人生的路上,耍小聪明走“捷径”往往会事与愿违。只有合道而行,合德而为,合心而美,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和成长,才能在挑战面前抓住机遇而走向未来。于是有了“路之遥”智慧。

三十多年前,我们不少科技工作者曾经研制出一项项新成果,尽管在成果鉴定中获得了一个个国内领先、国内先进的评价和一项项优秀成果奖励证书,但他们却不能真正高兴起来,因为成果中最核心的部件━━芯片,是从国外买来的而不是自己国家制造出来的。对于这些从事过军工事业的“老兵”来说,核心技术不在自己手中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兴的“芯片之殇”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要付出艰辛走好路,而不要只走好走的路。我们只有用自己坚实的脚步踏平坎坷,架起自己的险峰栈道、跨海桥梁,才能穿越一道道绝境,收获无以伦比的壮美,走向诗和远方。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芯片、自己的操作系统、自己的高端设备……令人欣慰的是,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道路,在“两弹一星”事业、“北斗导航”事业……中走好了路,自主研制芯片也在路上。许多科技工作者,干着惊天动的事,做着隐姓埋名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付出了一生的艰辛努力。我们真得要为他们点赞,要向他们学习。

在科学的道路上,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要看到差距并迎头赶上。走好科技创新路,需要有大批爱国敬业的创新人才队伍支撑。而创新教育是关键。新时代、新挑战、新机遇、新发展,需要新教育。如何从家庭教育开始,引领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家人走上“学习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义化生命”的人生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之所在,是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研究的问题。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正像宇宙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一样,人生成长的路也是一个春夏秋冬“四季”都成长的路。

春木有根植根有“师”,夏火有情燃情有“家”

秋金有慧增慧有“悟”,冬水有福享福有“心”

人生之春成长的关键字是“师”,但这个“师”不是“老子天下第一”的“老”师,也不是单纯教孩子知识的“教”师,而是创造和谐家文化环境,引领孩子走上学习化生存之路的“导”师。

人生之夏成长的关键字是“家”,有家文化支撑,老少三代甚至四代人就可以走上互动成长,共生发展路,用成长力面对岗位成才,用文化力创造生活,用生命力追寻人生目标。

人生之秋成长的关键字是“悟”,人生有反思,就可以把丰富的人生阅历点石成金,还可以远离隔代教育尴尬。

人生之冬成长的关键字是“心”,一颗乐行、乐学、乐思的心。

要走好人生路,就需要读书和成长。

读书虽不能使人生变长,却可以使人生变宽;

成长虽不能让幸福速来,却可以让幸福变厚。

人生要读懂“四部书”:读书自己心灵这部书,读懂孩子成长这部书,

读懂家庭文化这部书,读懂人生科学这部书。

人生要实现“四季”成长:

春之诗(师):为孩子成长做好“高人”

夏之戏(家):幸福人生从“家”开始

秋之歌(悟):读书反思-点石成金

冬之曲(心):乐行-乐学-乐思之心

这就是“路之遥”的魅力。

(作者姚鸿昌 系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家庭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幸福 人生 教育

上一篇:从横渠四句到耕读传家
下一篇: 好家风托起好世风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