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家风 > 正文

林则徐家训中的修身齐家思想

刘悦斌     2018-08-14 11:20:42    学习时报

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还是清朝官员中讲究廉洁自律、注重修身齐家、培养良好家风的典范。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在讲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时,特意提到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到“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时,再次提到林则徐这两句诗。这两句诗出自林则徐被发配新疆即将登程时写给家人的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道光帝把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归咎于林则徐“禁烟操之过激”,下令把他革职并发配到新疆伊犁,林则徐的门生、家人及一些大臣纷纷为他抱不平,但他自己襟怀坦荡,“绝无斯些懊丧气”,登程前口占此诗。此后他经常吟诵这两句诗。这两句诗反映了林则徐以身许国、不计个人利害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怀,可以说是他一生的座右铭,后人认为“迹其生平,无愧斯语”。

林则徐之所以有如此宽广的胸怀,还与他无欲则刚的思想境界密切相关。他曾在一首诗里写道:“有欲刚则无,此际伏病根。”他在官署题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也是他的座右铭之一。可以说,他一生的事业和操行,都是建立在这一思想基础上的。

 

廉洁自律,保持清白家风

十年,位至总督,手中掌握着大量资源,但他廉洁自律,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绝不贪贿。他到广东主持禁烟,打交道最多的一是商人,二是官场,由于广州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中外贸易垄断在政府特许的行商手中,因而行商富足,生活奢靡,官场则是贪贿成风,而广州生活成本高昂,“开支甚巨,恒虑入不敷出”,但他“自矢清廉,决不敢于俸禄而外妄取民间或下僚分毫”。他在给夫人的信中坦承心迹说:“吾林氏素代清白,此种污手之钱决不要一文也。”

林则徐要求家人勤俭持家,在《析产阄书》中嘱咐诸子:“产微息薄,非俭难敷,各须慎守儒风,省啬用度。”他还告诫后人:“凡我子孙,当念韩文公‘辛勤有此,无迷厥初’之语,倘因破荡败业,即非我子孙矣!”

另外,作为官宦人家,林则徐非常担心家人擅作威福,仗势欺人。他在给夫人的信中反复叮嘱,要她管束好儿子,“须千万谨慎,切勿恃有乃父之势,与官府妄相来往,更不可干预地方事务”。严禁家人利用他的权力干预地方事务,为自己谋取好处。

 

“可以不做官,不可不做人”

望子成龙是绝大多数中国父母的期望,林则徐夫妇也不例外。但是,林则徐并不一味追求儿孙做高官,成大名,而是教育他们首先做个好人,“成一拘谨笃实子弟”。

林则徐长子林汝舟聪明好学,24岁即中进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是清朝储才之地,进了翰林院,就意味着有很好的升迁前景,但林汝舟几年未获升迁,林则徐并没有动用自己的关系请托帮忙,而是认为他年纪轻轻就做了官,不过是侥幸成名,“而实学实浅”,做官后“居京三年,所学者全官场习气,根柢未固”,“一官在身,学业反多荒弃”,“交友日益多,志气日益损,阅历未深,而遽服官,实非载福之道”,因而命其辞官回家,一边侍奉母亲,管理家务,一边继续读书,要他“多读圣贤书”,是为了培养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增长才干,一旦有机会,能够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优秀官员。

次子林聪彝在三子中“资质最钝”,林则徐为他的教育也颇费心思。林则徐辗转各地任职,聪彝留在家乡读书,他到广东任职时,聪彝15岁,不久他写信给聪彝,让聪彝从福州老家到广州他的任所,以广见闻,借资历练。聪彝缺乏读书的天赋,自然难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林则徐对他说:“余固不望尔成名,但望尔成一拘谨笃实子弟。”希望他“弃文学稼”,林则徐并不认为农民为地位低下,对聪彝说:“农居四民之首,为世间第一等最高贵之人。”

 

养成完满人格和良好习惯

长子汝舟少年得志,难免头脑发热,有骄狂之态,林则徐及时给他降温,兜头浇了一瓢冷水:“是为侥幸成名,切不可自满。”同时告诫他“宜守三戒:一戒傲慢,二戒奢华,三戒浮躁”,要求他给弟弟们做好表率,“尔能勤,二弟皆学勤;尔能和,二弟皆学和;尔能孝,二弟皆学孝:尔为一家之表率,慎之慎之”。汝舟在京做官,次子聪彝在家,他交代聪彝说:“尔奉母与弟妹居家,责任綦重,所当谨守者有五:一须勤读敬师,二须孝顺奉母,三须友于爱弟,四须和睦亲戚,五须爱惜光阴。”

林则徐训诫子弟方面还有广为人知的“十无益”:“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时运不通,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这“十无益”并非林则徐的发明,而是晋代道教人物许逊的格言,有比较浓重的道教色彩,讲的都是修身齐家之事,林则徐对之十分欣赏,书写勒石,也可看作是他的家训。

在林则徐的教诲和影响下,他的三个儿子林汝舟、林聪彝、林拱枢都不坠家风,有所作为,为官均廉洁而有政绩,特别是聪彝为救福州水灾日夜操劳,引发旧疾而去世,在民间有良好口碑。

(作者系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林则徐 家训 思想

上一篇:谢觉哉的家训
下一篇:古人的治家观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