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家风 > 正文

家风与核心价值观

李有发    2018-12-17 15:24:15    甘肃日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社会生活,才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我国由家及国、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家庭永远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风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价值取向,良好的家风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最富成效的载体。

富有时代性的良好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家风是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之一,良好的家风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而且也是民风民俗在家庭这个社会最基本单位中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最切身的文化教养追求,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富有时代性的良好家风体现着时代精神,体现着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其中,公民个人价值取向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良好家风所涵养的积极向上的家庭风尚和道德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内在要求。同时,良好的家风所蕴含的富有感染力的家训是家庭教育、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互助的重要精神食粮。虽然良好的家风不能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涵,但良好的家风是培育价值观、传承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基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个人价值取向在家庭层面的微观体现和具体展示。

建设良好的家风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独特路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家风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体现在家庭成员处理日常生产生活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之中。良好的家风所具有的在家庭成员、家族、亲朋好友及村落中传承的广泛性,决定了建设良好的家风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社会土壤。首先,良好的家风是家庭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家庭教育的起点,是家庭教育的独特形式。良好家风的教养功能不仅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和践行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而且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转化为易于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形式,实现从认识层面到具体行动的转化。其次,良好的家风所具有的情感认同功能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染力的重要途径。家庭所具有的血缘、婚姻关系等特性决定着家风具有独特的情感认同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融内心认同、情感认同和自觉实践为一体的过程。建设良好的家风不仅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亿万个家庭普遍践行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而且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家庭家族的日常生产生活,成为家庭家族的精神体现、价值认同和荣誉尊严。最后,良好家风的情感认同、榜样的示范、理性教化作用,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感染力、亲和力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径。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关键在于注重家风建设。以良好家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建设良好的家风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要营造传承良好家风的浓厚氛围,把良好家风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重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家风建设中的涵养作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承工作,将良好家风建设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统领良好家风建设,以良好家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具体化。其次,要全面整理挖掘我国传统良好家风中的积极元素。要善于从传统优秀文化和家庭优秀文化传承中提炼良好的家训家规精髓,做好良好家训家规的传承创新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训家规,使之成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家训家规。

(作者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家风 核心 价值观

上一篇:颜母的教子智慧
下一篇:福州打造一大批家风家训教育基地 形成向上向善氛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