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贵州省镇宁县高荡村

一座石头建筑的博物馆

黄 娴    2018-10-15 13:25:47    人民日报

图为高荡村一角。

 

石门、石桥、石屋……斑驳石头上留存着过往岁月点滴。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高荡村数百年来与石相依、与石为伴,被称为石头建筑的博物馆。沿着石板路拐入巷道,手指触摸那些饱含岁月积淀的石块,用心感知这一石一木背后的故事。门前屋后纳凉的老人,稚嫩孩童嬉笑打闹的身影,一幅恬静闲适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的高荡村,犹如群峰上托着一口锅。这里山多石优,村民们就地取材,依山就势建造房舍,成就了贵州“八大怪”之一的“石头当瓦盖”。

走入寨中,房屋以木为架,石头为墙,石片为瓦,红板壁,黑柱头,依山而踞,有序排列。拾阶而进,由低到高纵深为三层,底层为牲畜圈舍,二层为居室,三层可作居室兼仓库。房子冬暖夏凉,隔热驱湿,不怕火灾。

高荡村的石头建筑始建于明代,至清代成规模。寨东的小山上有小屯堡,寨前的大山上亦建有屯堡,称为大屯,都是古代守寨拒敌的攻防设施。因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易于屯兵,从明朝开始建有大大小小的屯堡和营盘。顺着指示牌,走到一座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石堡,外墙为石质,碉楼为石木结构,碉楼高6.8米,围墙平均高度3米,厚度60厘米。碉楼、围墙处凿有大小不等的观察孔,也可作火枪、弓箭射击孔。如今这些孔成了游客观光取景之处。

高荡村不仅有古代军事遗迹,更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极富民族特色的民居、寨门、石拱桥、古井、学堂等是研究布依族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证据。高荡村还有独特的传统工艺。蜡染、织锦、刺绣等在这里得到传承发展。傍晚时分,村民伍文芬坐在家门口画着蜡画,她展示起自己精美的蜡染作品,栩栩如生的图画,原生态的制作工艺,让人感叹高荡村村民的心灵手巧。

镇宁县环翠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卓磊说:“这里既有瑰丽壮观的自然景观,也有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当地正在整合资源,打造集农耕文化、民族风情、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高荡村,深度体验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

  

 

 

相关热词搜索:博物馆 一座 石头

上一篇:农忙顾得家 农闲挣得钱
下一篇:嵊州打造小吃文化名城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