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苏州吴中区临湖镇:

打造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样板间”

2018-10-22 14:51:53    中国青年报

稻谷飘香,金黄遍野,苏州临湖地产大米开镰收割,奏响了秋收的乐章。9月21日,苏州市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苏州吴中区临湖镇开幕,本次丰收节以“又见鱼米之乡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系列活动包括稻米工厂音乐嘉年华、丰收入摄影展、农展会及“太湖论稻”专家论坛等,历时一个月。

23公里的太湖湖岸线和3300余亩环太湖生态保护林,对临湖镇来说,是生态禀赋带来的先天优势。今年,这种优势已开始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临湖带来丰收。

苏州吴中区临湖镇领导朱艳表示,在党建引领下,以科技兴农为方向,依托太湖农业园优势,通过农业增效、农村增色、经济增强、生态增优、文化增智,最终实现富民,打造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样板间”。

培育农民,让更多人守住“鱼米之乡”

新型职业农民徐斌之前学的是服装设计与管理,因出身农村,骨子割舍不断乡土情结。于是,他回到家乡,成为苏州临湖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

这得益于全镇“一盘棋”发展全域农业。今年起,苏州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移交给临湖镇运营管理,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模式。临湖将全镇3.4万亩农业用地整合到园区。同时创新农业整合方式,成立苏州临湖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联社成立后,各农业村以土地资源入股,同时明确不低于市场价租金的保底分红返回各村,确保农业村农业收入不减少。如今,联合社通过土地资源整合,采用统一采购、种植、管理、加工、品牌、销售的可控流程操作。

目前,由联社打造的“太湖优品”“江南味稻”“吴小米”等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临湖镇种好“一粒米”的代表性品牌。

徐斌只是当地近些年来培养的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本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其中一员。

“我们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之义就是要让未来临湖的农业‘后继有人’,让更多的本地人守住这方土。”临湖镇领导仉勇说。

目前,农业园内20个新型职业农民带着100余名工人,充分用好先进农机设备,还运用高科技智能化管理系统,轻松包管了6789多亩高标准良田示范区,从“一粒种子”到“一粒米”,实现质量全程可追溯。

校地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开花结果”

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为此,太湖农业园积极向多所知名高校专家借智,加强校企合作,为园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18年是太湖农业园的关键之年,也是机遇之年。7月18日,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落户吴中。8月,双方达成建设首批国家级生态农场示范基地的合作协议,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推动科技成果在临湖“开花结果”。

7月13日,由南京农业大学给太湖农业园设计的规划通过专家组论证。这项规划符合临湖特色、突出产业特色,有利于打响“太湖农业体验小镇”的品牌。而随之成立的南农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也将为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再添新示范。

今年底,苏州市农科院将整体搬迁至临湖,进驻农业示范园。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加强合作,指导农业生产,提高服务水平。

临湖接管太湖农业园以来,依托科研单位技术支撑,已引进自然农耕、稻虾共生、彩色水稻、土壤修复、生态农场等,为传统种植业转型升级做好示范。

党建引领,打造红色学堂引领乡村振兴

位于临湖镇的苏州乡村振兴学堂,以农村干部、农业人才培训教育和农村理论政策研究指导为抓手,聚力打造展示苏州乡村振兴成就的平台、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的摇篮、汇聚乡村振兴智慧的高地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阵地。

2018年4月17日,苏州乡村振兴学堂正式挂牌成立。学堂致力于为发展壮大“三农”人才队伍,深度探索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挖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乡村发展建设经验。

临湖镇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地农业发展基础条件,依托环太湖地区丰沛的生态资源以及人文优势,加快推动学堂软硬件建设。学堂的成立,主动盘活了村级闲置土地131亩,配套建设多个课堂教室,日均接待学员300人,集体资产得到较大保值增值,使得原来沉睡多年的闲置资产焕发生机。

同时,苏州市委农办、市委党校等单位为学堂发展不断“输血增氧”。学堂被命名为苏州首批“海棠花红”先锋阵地及环太湖党建实践研究基地。

目前,学堂在师资、课程、教学等方面着力深化改革创新:重点打造乡村振兴专家学者库、村书记访谈队伍、讲解教员队伍“三支师资队伍”,做到洋土结合,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另外,学堂创新设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专题教学模块”,涵盖7个专题理论学习及55门重点课程。综合采用“五位一体教学形式”,成功打造了柳舍村等10余家现场教学点及一批访谈式教学课程。目前,学堂已迎接参观学习60余批次,累计接待6000余人。

学堂将在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率先研究、率先实践、率先突破,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打造成江苏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振兴实践教育“核心基地”,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

相关热词搜索:样板 高质量 乡村

上一篇:陕西延安安塞:民间艺术助推乡村旅游
下一篇:把农民画做成名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