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从广汉农村改革看乡村振兴路径

2018-12-24 11:48:24    四川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改革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四川作为邓小平同志的故乡和农业大省,在农村改革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是中国农村改革重要发源地。四川的农村改革发端于广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广汉农村改革进行回顾与思考,审视其在我国改革中的重要价值,对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始终在农村改革中走在全国前列

  1977年7月,广汉西高公社率先进行改革探索,实行“包产到组、超产自留”,人员自由组合。同年,金鱼公社凉水村九队实行家庭“独自经营、收成归己”。在发现和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广汉县委于1978年1月在金鱼公社开始进行“包产到组”试点,实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成为全国在一个公社范围内第一个实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地方。随着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人民公社”这一“政社合一”的体制愈来愈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1980年,在四川省委的大力支持下,向阳公社率先进行改革试点,取消人民公社。同时,原生产队改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一改革后来在全国进行推广。

  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广汉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农业农村发展改革系列决策,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产品统购销制度,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取消农业税,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近年来,广汉承担了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以及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等工作,同时还推进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等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公有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发展乡镇企业,鼓励企业站起来、走出去,走出了一条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农村改革中的“四个始终坚持”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广汉在推动农村改革时,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只要有利于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总任务、总目标,只要符合党中央制定的总政策,就大胆探索,灵活变通,不搞照抄照转、生搬硬套。广汉在改革中努力实现自下而上探索和自上而下推动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增大改革动力,减少改革阻力。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各项改革历程来看,广汉始终坚持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检验和评判改革的根本标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矢志不渝地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工作上,大力发展生产力。

  始终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汉农村改革最为根本的经验在于,人民是改革的主体,人民是推进改革的决定性力量。因此,要倍加维护人民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在推动改革中的决定性作用,真正做到依靠人民搞改革,为了人民搞改革。

  始终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改革促进民生改善。广汉的改革本着为民谋利、为民谋富的宗旨,以改革促进民生的改善。早在1982年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时,广汉就斥资改善人民的公共文化福利事业,让人民在改革之初就分享到改革的成果。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逐年增长,广汉加大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取得的改革成果都积极地转化在民生改善上。

  广汉改革实践对乡村振兴路径的启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之一,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广汉作为四川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县之一,站在“第二个飞跃”的重要关口,如何弘扬农村改革优良传统,推动农村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典范,成为新的历史考验。

  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释放潜能、激活资源、破解难题、构建新的发展动能。一是要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乡村振兴的制度基础。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二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三是要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有更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这种产业不仅是农业生产,还要多业并举。在发展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同时,要加强乡村第二产业发展,通过建立产业园区等方式引导城市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乡村的特定区域集中;要大力繁荣乡村第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更多元的产业形态。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体制。要着力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一方面,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稳定融入城镇。另一方面,鼓励工商资本下乡,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为乡村发展注入“活水”。

  培育乡村振兴新队伍。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一是打造善于推进农村种养加产业发展,以企业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生产能手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人才队伍。二是打造在规划、旅游、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具有专业技能或专业素养的农村专业人才队伍。三是打造传承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四是打造加强乡村建设和管理的乡村治理人才队伍。

  完善乡村社会治理新体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快建设法治乡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农村社会发展活力,实现农村社会长治久安。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李后强)

相关热词搜索: 广汉 农村 乡村振 兴路径

上一篇:浙江临海市桃渚镇:乡村振兴铺就美丽画卷
下一篇:福建平和南胜:发挥“红绿”特色 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