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谢冕:去萨莱路上的少年

谢冕    2018-12-12 11:26:24    人民网

《去萨莱路上》,宫梓铭著 ,人民出版社 

前些日子,朋友送我一本尚未正式出版的书稿——《去萨莱路上》。作者姓宫,名梓铭,是北京十一学校国际部高二的学生。读他的文章对于想了解青少年内心世界的我来说,是新鲜的。

读这样一本书实在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我从这本书里看到了一个少年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关怀,感受了书中处处散发着的朝气、处处弥漫着的诗意与处处荡漾着的思考。我读到了一个与我们这代人不一样的少年时代,也读到了与我们这代人不一样的思考与感受。

小宫的辞藻并不华艳,也没有乍眼可见的聒噪与喧嚣,而是如流水一般,挟着一个少年的思考,缓缓地淌在纸上。这是令我最为惊讶和欣赏的。他如此年少却已尝试了诸多文体,有散文、杂文、小说、日记,也有论文、访谈。我一直很支持年轻人搞创作,他们有着成年人所没有的素朴天真的心灵以及未经雕饰的笔触。虽然在不断的成长中,文字会逐渐繁复以适应表达自我的需要,但一颗质朴的热爱文字的心是必要的、必须的。而一个从小坚持创作的人,最容易保持这种初心。

小宫的涉猎之广同样令我欣喜,甚至心生羡慕。在我的少年时代,我无法像他一样自由地阅读各式各样的书籍,也无法像他一样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如果没有阅读这本书,我很难想象一位少年可以既绘声绘色地描述中世纪欧洲的故事,又写出与人工智能有关的、充满自己思考的论文与杂文。

他通过阅读和思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下五千年,纵横全世界,他跟古代对话,跟现实链接,在文学世界里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王国,在现实世界里他则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是故宫年龄最小的讲解员,敢于对很多社会热点提出自己见解,书中的千字杂文就是他这种混合思考的结晶。他既没有走进文字的偏狭胡同,也没有被现实迷雾所遮蔽,眼前的一切都是让他着迷的风景,凝聚着人类文化结晶的清风向他吹来,他的饱满而茁壮的少年身心呼吸着、徜徉着、成长着。

小宫同学已经拥有了很多同龄人所没有的探求意识、独立思想和表达能力,并享受着阅读之美,这从他的语言可以看出。我欣喜地看到他已经自如地掌握了汉语表达力,放弃了具有修饰性、夸张性、辞采华美的形容词或者长句的表达,而采用了“消极修辞”的策略,配合他的现代意识。他的文字多动词、短句,干净,富有表现力,节奏很有张力,让我在阅读的时候常常忘记他还是一个中学生。显然,他的小说受到了卡夫卡、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这一类现代作家的影响。

比如在他那篇具有寓言性质的小说《沙海塔》里,一开头第一句话是:在远方有一个世界:一半是无尽的沙漠,另一半则是深不见底的大海。这是很多民间故事、童话故事的开头,富有创世纪色彩,小宫同学就是要创造一个抽象的现实世界,一边是沙漠,一边是大海,“于是沙漠的孩子走向大海,大海的后裔前往沙漠”。在沙漠和大海的中间是一座塔楼,作者直接将一句话作为段落出现:“以及一座塔楼。” 这样直接、突兀的表达力让人惊异和欣喜。

很显然,小宫同学已经掌握了写作的密码,他自信也自得地拥有掌控文字的能力。

在他创造的沙海塔世界里,所有的人都向塔上爬,但是谁都没有抵达过塔顶,于是数学家、社会学家、诗人等出现了,大家在以自己的方式跟世界发生关系,诗人的宿命是最后跳下塔——

当他落地的时候,塔楼崩塌了。

沙子随风飞去。

我在这里分享我的细读感觉,想告诉年轻的朋友,写作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到一定的程度,一旦突破那个阈值,就会很自然地找到自己的节奏和语言。小宫的写作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他的写作动力相当多的成分来源于他的阅读和思考,他的阅读笔记和对话也让人目眩神迷,里面集中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福克纳、舒尔茨、许渊冲、莫言等各个写作领域甚至翻译领域的中外名家,阅读带给他对文学的元认知和在这种元认知上生长出来的表达力。

我曾说过,“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我相信小宫就是这样一位在世间拥有绝顶幸福的少年。小宫的书让我通过文字与一位未及弱冠的少年有了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让我看到一位走在“去萨莱路上”的少年,因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而拥有了丰富迷人的生命!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探访雅安荥经砂器制作:千年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下一篇:上海迪士尼庆祝米老鼠动漫形象90岁生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