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投融资模式创新探索

黎何峥    2019-10-29 22:26:02    人民周刊网

一、供应链融资模式创新探索

1.模式背景

随着当前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成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应运而生。同时,某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要求积极培育发展联合体,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紧密型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不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在此背景下,通过深入考察全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有关情况,积极与地方党政等有关部门对接,并多次实地走访调研省内运营相对成熟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终选定某县作为联合体创新支持试点。

2.运作模式

通过采取“政府、银行、企业和担保方”四方合作,按照“统贷—分用—统还”方式,积极探索“供应链融资”新模式,创新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即由某行提供贷款,某县人民政府主导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作为承贷主体统一贷款,该县 8 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101 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用信主体分别用款,承贷主体统一筹集资金归还贷款。其中,承贷主体作为借款人,负责用信主体资金的使用和收回,承担银行贷款本息的直接偿还责任,同时对用信主体的资金使用承担主要监管责任。承贷主体与各用信主体落实担保措施并签订合法有效担保协议,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龙头企业与其成员落实担保措施并签订合法有效的担保协议,贷款采取逐级担保,风险共担的贷款融资模式。

3.取得成效

一是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有效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

难、融资贵难题。本笔贷款执行的利率优惠政策预计可为联合内各经营主体降低融资成本 730 万元左右。二是带动联合体内农户收入较快增长。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选择就近的公司就业,可带动人均增收13200 元左右,平均每一百万元贷款能让每个贫困人口每年平均增收约 66 元。三是建立了紧密的产业联结机制,贷款效益进一步凸显。贷款投放后,联合体之间产供销产业链逐步形成,联合体内各主体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多元化联合、紧密型衔接、标准化生产,生产成本有效降低,生产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二、土地流转经营融资模式创新探索

1.创新背景

某市抓住发展生态经济,推动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的机遇,以土地流转问题导向,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和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统筹解决农村土地流转双方信息不对称、相互不信任和新型经营主体一次投入大、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某行和某区委、区政府密切合作,通过积极搭建运作中介平台,投放了企业自主经营模式下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涉及的三个村庄的土地规模经营,流转土地 12350亩,带动了周边种植、养殖、园艺、科技等高效农业快速发展。

2.运作模式

通过与政府多次协商沟通,探索出“农户+村委会+中介平台公司+新型经营主体+园区管委会”的土地流转模式。具体操作流程:一是针对土地流转“小、散、慢”,考虑到涉及流转农户重大关切和可信度,以“国有性质、政策职能、市场运作” 为原则,优先选择具有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管理、融资、经营、服务”一体化的国有独资公司来运作土地流转。二是由农户个人与所在村委会签订流转协议,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村委会,村委会作为过渡方,中间不加收任何费用,不获取任何收益。三是由村委会、中介平台公司、园区管委会签订流转协议,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中介平台公司,园区管委会作为监管、服务和协调方履行相关权利和义务。为了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中介公司与村(居)委会约定租期为 9 年,改变以往租金每年甚至每半年交一次的惯例,一次性支付农户 3 年租金,3 年后根据实际适当调整。同时,为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由中介平台公司根据与村委会签订的土地流转情况统一向

银行申请土地规模经营贷款,直接通过村委会支付农户土地流转费用。四是中介平台公司对流入土地进行整理后,再分片将土地流转到新型经营主体,获取自主经营和中介流转收益用于归还银行贷款。由于高效农业前期投入较大,下游新型经营主体预计 1 年后才能取得稳定的现金流,存在承贷主体支付租金期限与租赁企业实现收入时间错配,依据流转协议给予中介公司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贷款 3年贷款期限,到期一次性还款的方案,既满足了借款人流转土地的一次性资金需求,又解决了由于还款期与租赁者生产经营周期不匹配的矛盾。

3.取得成效

一是促进了有序流转。政府或国有控股公司是受访农户首选的土地流转对象,对非公有制企业主导的土地流转缺乏信任。因此,政府成立专门的流转交易中介公司,对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有巨大促进作用。二是提高了耕地品质。中介平台公司在获得农发行的信贷资金支持后,对流转的土地进行整理,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土地的保护利用。三是助推了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通过中介平台公司可以轻松获得流转、生产、经营等方面服务,减轻地方政府融资负担,提高了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以及经济发展。

土地复垦融资模式创新探索

1.创新背景

某行以国家推出“允许耕地指标省域内调剂、探索耕地占补国家统筹及跨省实施耕地占补平衡试点和逐步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契机,将土地复垦作为主攻方向,率先启动某市工矿废弃地土地复垦项目,积极研究探索 PPP 模式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推广应用,创新支持了某工矿废弃地土地复垦 PPP 项目。

2.运作模式

某政府授权某国土资源局作为 PPP 项目实施机构和 PPP 项目合同签署主体;通过公开招标等程序,依法确定社会资本方与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共同成立项目公司,负责对该地区 12个工矿废弃地复垦建设、运营维护,使之符合政府提出的要求和项目规划设计标准,政府按合同约定向项目公司支付费用,合作期满由项目公司无偿将项目资产移交给某市政府或其指定部门。复垦土地验收完成后,由某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新增农用地,进行产业规划,结合该市传统农业特色及旅游文化,开展特色小镇开发及美丽乡村的整体建设。同时考虑整体开发的复杂性与持续性,政府通过积极的政策指引和保障措施,待产业规划初见雏形并达到一定效果后,通过激励引导广大农户自发加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3.取得成效

该模式突破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组织机构的多种限制,在全省中低产田改造、工矿废弃地土地复垦、农村土地集中连片开发整治等项目融资需求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今后全面推广复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项目运作效率。政府从项目“执行者”转变为项目“监管者”,采取竞争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专业性较强、有相关资源资质的社会资本,以其高效运作经验结合政府行政管理优势,既缓解政府前期投资压力,又节约成本优化项目服务质量。二是增加耕地供应总量。该项目实施后新增当地农用耕地面积约 3285 亩,将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缓解地区人地矛盾。三是推进建设用地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后,新增耕地可通过占补平衡置换建设用地指标,其经济效益按照工业用地每亩不低于 10 万元估算,新增耕地置换建设用地指标保守价值约 32850 万元;倘若按照住宅或商业用地计算,涉及价值更高。四是实现土地整理开发有序推进。土地复垦将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而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生态、高效、和谐”的现代园区发展,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五是改善整体农村生活环境。砖厂复垦后将改善当地整体生态环境及农民生活环境。复垦土地验收完成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新增农用地,进行产业规划,结合某市传统农业特色及旅游文化,开展特色小镇开发及美丽乡村的整体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九江市分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践行“两山”理论 助力浙江淳安乡村振兴
下一篇:农行渭南分行惠农e贷业务的实践与思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