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公益 > 正文

青年志愿垦荒发生地代表和青运史专家学者共话垦荒精神的新时代传承

王璐璐    2019-11-13 08:46:30    中国青年报

11月6日,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华儿女报刊社共同主办的“新时代弘扬青年志愿垦荒精神”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座谈会由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李艳主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华儿女报刊社、青运史研究界专家学者和黑龙江、江西、浙江三省青年志愿垦荒发生地代表4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青年志愿垦荒精神的挖掘、传承及弘扬,深入探讨传播新路径、新方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义军在致辞中指出:“青年志愿垦荒行动已经过去60多年,它在中国青年运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青年志愿垦荒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应该在当代青年群体中得到更好的延续和传承。”

黑龙江省共青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共青农场场长刘曙华,浙江台州大陈镇镇长王啸啸,江西共青城市金湖乡党委书记马文卿分别介绍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3支著名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奋斗历史。他们认为,这些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感人故事,尤其是无任何功利诉求的纯粹的奉献精神,特别值得当代青年回味和思考。

“通过制作卡通形象公仔阿垦、手机壳、雨伞、钥匙扣等用品,把垦荒精神融入到当代青年生活中。”“通过抖音、头条、微信公众号、沙龙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可以增强垦荒精神的传播效果”。团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宋建申、团台州市椒江区委副书记徐浩洲发言时着重分析了当代共青团引领青年传承垦荒精神的路径和方式,分享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成功做法。

江西共青城市史志办主任汪官金,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台州大陈岛干部学院院长尹贵龙,江西省团校校长张雪黎,浙江省团校党委书记、校长俞中,上海青年运动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团校副教授闵小益分别从各自角度讲述了研究心得和成果。

“有一种初心叫奉献,有一种使命叫垦荒。”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运史学科首席专家胡献忠运用文化符号学理论进行解读:当年青年志愿垦荒队体现出的“心系国家、心忧天下的社会担当,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创业精神,战天斗地、攻坚克难的英雄主义,实事求是、创新创造的科学主义都是宝贵精神遗产,这种文化符号影响了好几代中国青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邓希泉则从青年政策、青年发展的视角进行了精彩分析。

中华儿女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王跃春在总结中表示,垦荒精神体现的是爱国担当的情怀,其本质是不畏艰难、奋斗不止。他说:“垦荒没有完成时,当代青年的创新创造也是另一种意义的垦荒。”

据悉,这次座谈会是第一次以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的名义,将当年最著名的3支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发生地代表汇集起来,与青运史专家学者一起共议精神传承,共话合作前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云南上千“卡户生”赴深圳上大学
下一篇:“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往期回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