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河南宝丰:生态立县 村民爱上种树

龚金星    2019-06-10 17:02:27    人民日报

  仲夏的王堂村,满目苍翠,鸟语花香。

  “‘五一’期间,俺村里接待游客3000人次,村民开的农家院都爆满。”王堂村党支部书记杨淑英兴奋地说。王堂村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张八桥镇,曾是个环境“脏乱差”的村子。2016年起,该村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绿化村庄、改善人居环境,逐渐成为当地的花园式“明星村”。

  王堂村的变化,是宝丰县补齐生态欠账的一个缩影。最近3年,宝丰县共完成新造林面积12万亩,“林网覆乡罩村、林带环路围城、三网交错辉映、群众全面受益”的效果初显,一个个村庄碧色环绕,一片片公益林绿树成荫。

  生态立县,规划先行

  宝丰县地处河南中西部,辖区山地、丘陵、平原分占土地总面积的20.0%、41.6%、38.4%,森林绿化面积先天不足。

  补齐生态欠账,先要统一思想。啥思想?生态立县。自2017年起,宝丰县明确树立“突出生态为本,以绿色生态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实施“七大工程”,即建设100公里环城绿色长廊、30000亩国储林、6000亩公益林、1200公里县乡村道路环境整治、100个林果化示范村、100个人居环境改善示范村、200个园林化创建示范单位,全面推进“森林宝丰”建设。

  为确保林业生态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宝丰县编制了《宝丰县绿色发展规划》,作为全县生态发展的总纲。

  “去冬今春,我镇加快实施全镇通村道路生态廊道绿化建设,累计栽植各类树木约26万株,绿化总面积1500多亩……”4月22日,在宝丰县2019年第一季度“比拼四季、决胜全年”擂台赛上,张八桥镇党委书记李俊杰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李俊杰介绍,张八桥镇曾是宝丰县的一个煤炭资源大镇,随着资源枯竭,留下满目疮痍。今年以来,该镇不断加强农田林网和公益林建设,在村庄适宜绿化的道路、沟渠全部进行补植补造,做到林成网、树成行。

  林子种起来了,还要管好

  生态立县,大规模搞林业生态建设,钱从哪里来?

  宝丰县引导国有公司主导融资,通过县土地信托平台,统一流转宜林土地,统一规划,再以国有公司为主体融措资金进行建设;争取政策性贷款,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林业生态建设,谁出资谁受益。

  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必须合理解决土地问题。为此,宝丰县在严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创新模式,破解了“树往哪里种”的问题。

  “俺把土地流转出去用于绿化,每亩地每年租金1000元。俺现在在附近一家园林公司务工,每个月还能拿两三千块钱。”赵庄镇娄庄村50多岁的村民娄江涛说。在土地流转中,宝丰县通过吸纳务工、安排就业等措施,妥善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林子种起来了,能管好吗?宝丰县推行生态建设管护行政负责制,一方面组织巡查组对破坏林木的不法行为坚决打击,一方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选取3家优质公司承担全县绿化地块日常养护管理,管护与收益直接挂钩。

  种树与群众收益挂钩

  过去,“年年栽树不见树”,为啥?没有调动群众积极性,树种了没人管。这一回,宝丰县把生态建设与群众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现在村里环境真是美,乡村舞台能听戏,广场游园能休闲!”肖旗乡范寨村村民白花素说。范寨村党支部书记谢正介绍,该村在人居环境改善中,在平整出的土地上,建设凉亭、游廊、公厕及休闲广场,在闲置土地、房前屋后栽植苹果、桃等林果800余棵,全村环境焕然一新。

  在广场西侧的果林里,75岁的村民杨秀成忙着给已经挂果的苹果树浇水施肥。“看这苹果长得多好,真是稀罕人!”看着枝叶繁茂、茁壮成长的果树,他笑开了花。杨秀成家以前有个两米多宽的后院,就在几个月前,他还明确反对拆了后院栽树。

  “通过一家一户做工作,并明确了果树‘谁管理,谁受益’,逐渐得到了村民认可。”谢正说。村里聘请了技术员,给村民进行免费技术培训,还及时组织村民除草打药、修剪护理,有效激发了村民管护的积极性。

  群众自主造林,收益自取,县里还拿出1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对新栽植面积在200亩以上的造林每亩奖补500元,对新创建的林业生态村每村奖补5万元。

  “生态建设这本账,群众心中有杆秤,积极性咋会不高!”宝丰县委书记许红兵说,“如今,这已经成为宝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奏出的最强音。”

(原标题:这儿的村民爱种树)

相关热词搜索: 宝丰 生态 村民 爱上 种树

上一篇:麦麸餐盘 可食用一次性环保餐具
下一篇: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的人多了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