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给驻村干部提个醒:驻村,先上好农活这堂课

丁 汀    2019-04-16 17:36:52    人民日报

讲话时只会照本宣科,群众自然听不进去。驻村干部让群众感到生疏的,不仅仅是庄稼活,还有心里的距离

在农村采访,遇到一件事。

一位从省会城市机关单位挂职到农村工作的年轻干部,担任村里的第一书记,他觉得很委屈,“我吃住都在农家,从早忙到晚,工作也认真,但为什么驻村快两年了,开会一说话,还惹大家笑。”

问题出在哪儿?原来,村里集体经济发展较慢,大家打算在集体耕地上种点经济作物,这位第一书记建议种槟榔。“你种过槟榔吗?怎么种?施什么肥?容易得什么病?工怎么出?利益怎么分?”面对村民一连串的问题,这位在城市长大的第一书记顿时满脸涨得通红,答不上话来。

同是省城来的年轻干部,海口新坡镇有位第一书记的境遇则大不一样。进村后,他先带领群众种植冬季瓜菜,然后发展田园旅游。搞什么,火什么。大家都觉得他适应农村生活快,腿脚勤、办法多。

两位年轻人的成长经历很接近,但群众的反映为什么有天壤之别?新坡镇一位老人家道出了“天机”:我们这位年轻娃第一书记,扎得稳,镇得住,因为他懂农活。

在农村,干农活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也是交流中最习以为常的话题。对于驻村干部来说,农活是重要一课。怎样把这一课上好,值得探讨。假如农忙时,群众在地里忙,干部不知道怎么搭把手;农闲时,群众在家里愁,来年种什么,干部心里也没谱。这样不接地气的干部,讲话时只会照本宣科,群众自然听不进去。驻村干部让群众感到生疏的,不仅仅是庄稼活,还有心里的距离。

秧苗如何插,稻谷怎么打,对于来自城市的年轻干部来说,重视这些过去很难接触的非书本知识,意味着汗水,也意味着态度。土壤的性质、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农产品价格……如果这些基本情况都摸不着门路,驻村就难以深入。上好农活这堂课,需要个人努力,也需要制度引导。今年以来,海南全省先后派出8000多名优秀干部进驻镇村,每个村庄按老中青搭配、进驻3—4名干部,大家互相提着醒、比着学,就是为了更快地融入农村生活,进而和群众打成一片。

“不懂农活,怎么会知农事说农话?”群众对那位自感委屈的第一书记的批评简单却深刻。它也给广大驻村干部一个善意的提醒:驻村,不妨先上好农活这堂课。

 

相关热词搜索: 驻村 干部 农活

上一篇:绿了山头 路子对头
下一篇:山西运城:激活乡土文化,书写乡风文明新坐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