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打击刷单行为 需强化技术和法律手段双管齐下

2019-06-27 09:52:54    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江苏省日前公布了互联网十大典型案例,其中网络商家刷单行为非常突出。调查发现,网络上活跃着大量公司化操作的“刷单集团”和“刷手”,专门替商家制造虚假交易记录和虚假好评,误导欺骗消费者。有网民认为,必须坚决予以打击,强化技术和法律手段,斩断刷单灰色产业链。

网民“肥肥猫”认为,销量在网购中是最重要的评分纬度,人为制造虚假销量比虚假广告更为恶劣。刷单的商家有恃无恐,不再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难以持续成长。对于消费者来说,满屏都是刷出来的“爆款”,消费体验可想而知。

有网民指出,对于刷单等违法行为,电商法已有明文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网民“安全生活”表示,网络拓展了人们的活动边界,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的违法犯罪行为必将受到监管和严惩。

网民“刘斌”建议,网络平台有义务、有责任提高防范技术,利用大数据对商家进行监测,对刷单行为施加惩罚,真正堵住系统漏洞。网民“老吴”认为,电商平台要长久发展,商家品牌要保持竞争力,都不能投机取巧,做一锤子买卖,最终必须依靠产品品质和服务取胜。

(记者 明航 整理)

原标题:打击刷单需强化法律和技术手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多部门联合发力 重拳严打网络谣言
下一篇:又一项惠民政策!7月1日起普通护照和往来港澳通行证将实施降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