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红色文化 > 正文

时光流逝 精神永恒

《红岩》原型可歌可泣的故事

易利红    2020-03-13 13:40:28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3年,《挺进报》旧址列入南岸区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旧址以图片、影像、复制实物等方式展现《挺进报》的印刷过程。

  在重庆市南岸区野猫溪正街31号,有一幢青砖白墙的两层小楼,庭院碧树环绕,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它就是70多年前《挺进报》旧址。这里曾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一场场用笔墨书写的战斗在这里激烈交锋。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大幕开启。1947年2月28日,战争形势愈发激烈,国民党重庆当局查封设在重庆的中共四川省委和新华日报社。3月5日,省委和《新华日报》的全体人员被迫撤回延安。由于《新华日报》的撤离,重庆消息闭塞,谣言充斥,白色恐怖加剧,许多人感到苦闷焦虑,悲观情绪在群众当中蔓延。原在《新华日报》领导下的“灰皮红心”进步杂志《彷徨》,仍在重庆坚持出版。其相关编辑和工作人员陈然、蒋一苇、吕雪棠、吴子见等为了鼓舞广大群众的斗志,争取与党组织重新取得联系,利用从香港寄来的新华社编的《新华社电讯稿》,秘密印发了一份油印小报《读者新闻》,向群众传播解放区的声音,这就是后来的《挺进报》。

  面对严峻的形势,有人痛苦彷徨,也有人一时失去信心。陈然痛感有大讲革命气节的必要,与蒋一苇合作写成《论气节》发表在1947年《彷徨》第五期上。文中写道:“气节,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精神……在平时能安贫乐道,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富贵荣华的诱惑之下能不动心志;在狂风暴雨袭击之下能坚定信念,而不惊慌失措,以至于‘临难毋苟免’,以身殉真理。不让自己的行为违悖自己这种认识,而且能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值得崇尚的,一种真正伟大的气节。”《论气节》鼓舞了广大进步青年的革命热情,坚定了他们的胜利信心,《挺进报》创办后,《彷徨》仍继续出版发行,直到《挺进报》被破坏。

  1947年夏,《挺进报》正式成为地下党重庆市委的机关报,由蒋一苇负责编辑和刻写,陈然负责印刷,刘镕铸负责筹款、采购和发行,吕雪棠于1947年底加入刻写工作。

  1948年3月,刘镕铸奉命转移,陈然兼任《挺进报》特支书记,并承担最机密的印刷工作。川东临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决定,《挺进报》主要寄给敌方人员,并针对性地增加了开导、警告敌特人员的内容,用以瓦解动摇敌人,由此引发了敌特的震怒和强力侦缉。

  1948年4月,地下党员陈柏林阅读《挺进报》,被伪装成进步青年的特务发现,导致陈柏林及其上级任达哉被捕。任达哉叛变,间接导致地下党重庆市委书记、副书记被捕,两人亦相继叛变。特务在叛徒的协助下,对重庆、川东党组织和川康特委进行了大破坏。《挺进报》相关人员中,李维嘉、蒋一苇等人被迫撤离。4月19日,陈然突然收到一封地下党的报警信:“近日江水暴涨,闻君欲买舟东下,谨祝一帆风顺,沿路平安!彭云。”他明白这是党内同志向他示警的信号,暗示情况危急,必须马上转移。他对姐姐说:“我的工作还没有谁来接替,我不能走。”仍然坚守在战斗岗位。

  4月20日,陈然在家中被捕。在狱中,他受尽种种酷刑,始终只承认《挺进报》从编辑、印刷到发行,全部是他一人所为——他决心牺牲自己,保护组织和同志们,特务们用威胁利诱的办法要他写自白书,陈然拿起笔,写下了不朽诗篇——《我的“自白”书》。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

  随着刘国鋕、成善谋、古承铄等人也先后被捕,《挺进报》被迫停刊,至此共出版23期。

  《挺进报》虽然遭到敌人的破坏,但地下党组织并未停止斗争。此后,《挺进报》曾两度复刊,继续战斗在重庆。1948年7月,在邓照明领导下,《挺进报》第一次复刊。重组的《挺进报》特支成员是李累、程谦谋、唐祖美。此次复刊共出版8期,后因程谦谋被捕,于1949年1月暂时停刊。

  1949年2月,在邓照明领导下,《挺进报》第二次复刊。此次未单独设立特支,而是由社大支部书记朱镜进行直接领导,小组成员是宋禾、马华滋、董夏民。此次复刊共出版12期,后因朱镜被捕,于1949年8月再次停刊。

  从1947年6月到1949年8月,《挺进报》三起三落,在敌人的“心脏”里坚持战斗,以委托转发和邮寄等方式,广泛散播到重庆各阶层群众手中。《挺进报》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传播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消息,揭露了敌人的欺骗宣传,教育团结了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

  在《挺进报》的周围,涌现了一大批英勇无畏的革命志士,如许建业、陈然、刘国鋕、成善谋、古承铄、程谦谋、朱镜等。他们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后被分别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壮烈牺牲。

  重庆解放后,罗广斌、杨益言等人基于诸多史料,以解放战争年代重庆、川东地区的地下斗争为题材,写成报告文学《在烈火中永生》,后改编为长篇小说《红岩》。《挺进报》的秘密印发与遭敌破坏,就是《红岩》的重要行文线索。《红岩》中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都是以《挺进报》相关的革命志士为原型。如许云峰的原型之一许建业,成岗的原型陈然,江雪琴的原型江竹筠等。

  在被白色恐怖笼罩的山城,《挺进报》撕裂黑暗,带来光明的希望。它就像一面红色战旗,起到了传递信息、宣传真理、引导人民、团结同志、鼓舞斗志的作用。时光流逝,那些为了革命胜利的烈士已经逝去,《挺进报》也已经不再发行,但它所传达的精神和力量却是永恒的。(易利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白求恩战胜传染病肺结核
下一篇:冯平:舍生取义 精神长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