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舆情 > 正文

移动时代社会阅读氛围正不断向好

2020-04-24 11:03:32    人民网

阅读背景:春风十里,书香拂面。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阅读活动,倡导全民阅读的氛围正浓。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深阅、把握阅读乐趣,成为舆论讨论的热点。

全民阅读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类旨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读书日”“书香节”遍地开花,广东、贵州、吉林、河南等地出台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地方性法规,有力促进了社会的阅读氛围。得益于政策引导、媒介变革和舆论关注,社会的阅读氛围正不断向好,全民阅读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七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综合阅读率为81.1%,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同日,亚马逊中国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大众对阅读的热情持续攀升,六成读者将阅读列入了自己的年度计划,更有25%的读者认为阅读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公众将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

如果时间倒回10年前的2010年,微博刚刚兴起,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也只有34.3%,大量网民聚集地还是BBS\QQ,那时候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为书香的渐渐消散而焦虑,舆论争议较多的还是带着过多的功利化去阅读。《中华读书报》2008年有篇文章把改革开放后的流行阅读做了概括:“80年代:精神阅读;90年代:物质阅读;新世纪:功利阅读”。这种定性未必准确,却也反映了一些客观情况。2011年11月,《人民日报》刊文《“导人成功”书籍借阅多 阅读被“成功焦虑”烘烤》提到一种现象:网上最近曝出两份某大学图书馆的外借图书榜单,《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做最好的自己》一类“导人成功”的书籍占据了借阅的半壁江山,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争议。10年过去了,我们越来越常看到提倡阅读经典的自发倡议和各式各样的读书分享,反映出国民阅读习惯的改善。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线上数字阅读、有声阅读逐渐融进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2019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9.3%,有三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成年人的听书率为30.3%。事实上,这样的阅读场景正渐成为一道城市风景:行进的地铁上、街角的咖啡馆、喧闹的街边、车站机场里,随处可见安静的读书人。不过,数字化阅读方式一直存在舆论争议,有关电子书和纸质书此消彼长的争论似乎一直没有停过,有人说未来纸质书终将会消失,也有人说电子书无法替代纸质书的阅读体验。其实在笔者看来,阅读本身无关乎媒介,而在于是否汲取了阅读的营养。

诚然,我们在为移动媒介使得阅读变得前所未有的轻盈、实用而欢呼的同时,无法忽视互联网特有的信息海洋、碎片化对国民阅读习惯、思考方式带来的危害。实际上,在“指尖阅读”时代到来之后,网民对于碎片化阅读有了更多的思考。“我们每天浮光掠影地阅读非常多的信息。可是,回想起来,似乎并没有记住多少东西”“浏览式的浅阅读,收获到的是浮在文字表面的碎片化知识”,有网民评价道。网上有个热门话题#碎片化阅读的危害是什么#,认同度最高的一则帖文写道,“如果你要改变自己,不要寄希望于碎片阅读,它更多的是消磨时间,真正能指引你人生的,必须是深度阅读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不过,也有网民反对,认为在这个被网络和手机支配的时代,碎片化阅读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生活实际,对于很多人而言,阅读的过程更多是一种疏解压力。

读书是一种精神追求,让人变得从容,不囿于俗世外物,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人受用一生。好的读书方式是既有“质”也有“量”,既有广泛的涉猎,也有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深入阅读和思考。尽管各地都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但是我国的全民阅读无论在阅读数量还是阅读质量上,与日本、法国等国相比仍然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全民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书香社会,让读书在社会上蔚然成风,除了政府提倡的善意,更需要个体的自觉与内化:将“硬着头皮啃”的深阅读与“浏览式”的浅阅读无缝对接,我们才能在享受资讯快餐的同时,不至于让心灵浮得太高、漂得太远。(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特约舆情分析师 卢永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多地楼市政策“先发后撤”频现
下一篇:疫情防控面对面:新冠疫苗九月或有望紧急使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