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环环相扣,扭住龙头企业“一个点”,连缀产业链上“一条线”,从而激活产业集群“一大片”,才能真正同频共振,奏响复工复产的“协奏曲”
3月20日72.5%,3月23日85%,3月30日超过95%……最近一段时间,一条加速上行的曲线引发社会关注,它就是湖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与之并行的,是一路上扬的人员平均复岗率。节节攀升的数据,为湖北夺取“双胜利”提振了信心。
近日,笔者走访湖北四地10家企业后,对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充满期待。湖北是制造业大省,去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在湖北的支柱产业中,汽车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产业比重大,产业链长,在全国乃至全球供应链体系中都占据重要位置。可以说,以产业链为抓手,协同推进复工复产,是湖北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必经之路。当务之急,便是思考如何留住、修复和稳固产业链。
牵一发而动全身。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引领作用,才能让产业链率先动起来。从企业自身规律来看,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大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带动力强劲。让龙头企业开起来、转起来、动起来,才能更好助力上下游的各类企业好起来。比如武汉的汽车产业,本地车企与上千家供应商休戚与共,不仅在疫情期间紧密沟通,还共享防疫方案,及时偿付货款,有力助推产业链上游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产业链环环相扣,扭住龙头企业“一个点”,连缀产业链上“一条线”,从而激活产业集群“一大片”,才能真正同频共振,奏响复工复产的“协奏曲”。
产业链动起来,还要稳下来,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及时介入、把脉纾困。对制造业来说,产业链长、集群度高,意味着企业彼此之间的依赖度深。比如汽车厂商哪怕少一颗螺丝,都没办法开工,这就倒逼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必须加速复工复产进程。如何保障数量众多的配套企业同步复工复产,是对政府部门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笔者走访湖北多个地市时发现,不少地方推出“企业保姆”相关服务。有关部门主动下沉至企业,响应企业的生产诉求,针对复工复产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难点问题,因企施策,精准帮扶。当前,从国家到地方,各级陆续制定了帮扶企业复工复产的一揽子政策。但要想把政策的“含金量”充分释放出来,服务意识必须跟上,这样才能让企业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从而解除后顾之忧,尽快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
放眼未来,动起来、稳下来,还要强起来。机器开动,人员到位,车间红火……可以说,扭住产业链这个“牛鼻子”,龙头企业就能引领中小企业动起来;反过来,中小企业开起来,也能助推龙头企业好起来,湖北的复工复产就能蹄疾步稳。可以预见,在复工复产之后,企业还可能面临市场开拓、转型升级、长期经营等考验,仍需政企勠力同心,携手并进。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疫情冲击是短暂的,中国经济的宏观基本面不会改变,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趋势也不会改变。只要市场主体有序复苏,充分激发湖北经济潜力,我们就一定能助推企业渡过难关,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作者为本报经济社会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