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木塔修缮为何“议而不决”?

2020-10-19 13:49:34    新华每日电讯

从有关方面决定启动应县木塔修缮大计算起,已经过去29年。然而时至今日,修缮方案始终没有落地,更别说启动一个实实在在的维修大计。木塔修缮“议而不决”,催人反思之处颇多。

一是重视不够。应县木塔属于世界级建筑瑰宝,本应作为文物保护的重中之重。但它的“直接落地保护人”,仅是县文旅局下设的一个股级单位——应县木塔保护研究所,其本身协调能力不足、专业经验有限,对木塔的保护仅维持在“防火防盗防破坏”。而纵览同处一省的其他“重量级”国保单位,以元代壁画著称的永乐宫归所在市管理,唐代建筑佛光寺和南禅寺归省级保护研究院管理,境遇大不相同。文物价值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专业文保力量和能力的短板,势必影响到木塔的保护修缮。

二是基础研究不够导致修缮能力不足。木塔的修缮方案和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然而,由于基础研究不充分、决策权威性不够,“各路派别”多年来争议不休。近年来,木塔的保护修缮研究终于盼来一家“国字头”机构,然而专职负责木塔的也不过两三人。重中之重的基础研究做得不够,对木塔认识不清,核心问题久而未决,修缮大计的落地自然无从谈起。

三是修缮体制长期处于“割裂化”状态,难以形成合力。一个巨大的文物修缮工程,不是一个地方更不是一个部门能凭一己之力完成的。它涉及古建、土木、文物保护等各个方面和专业领域,需要多部门、多环节合力而为。在应县木塔的修缮问题上,仅靠一个地区、一个县、一个文物部门去协调推进,显然力不从心。方案落地由谁来“挂帅”统筹,用什么样的机制方法保证大家“不掉链子”,政府、主管部门和研究机构如何各负其责,在这些问题上下的功夫不足,修缮只能是事倍功半。

四是苦战攻关不够。啃下木塔修缮这块“硬骨头”,没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毅力不行,离开科学求真的精神更是走不动、立不住。就好比给木塔“开方子”,不能不知道这剂“药”下去会产生什么效果。事实上,木塔修缮中的一些难点和关键点,长时间停留在讨论和争议阶段,一些具有试验性和实质性的推动,却明显进展不足,造成方案实施中途又被叫停。“苦战不过关”,修缮必迟迟无果。

在木塔修缮的问题上,既要讲科学态度,更要有务实精神。对待这样一个全世界“独一份”的民族珍宝,小心翼翼没有错,但绝不能束手无策、观望等待。与其空谈方案,不如俯下身子,真真正正去做研究和实验,把功夫下在“刀刃上”,力求尽快祛除木塔之“疾”。(记者 刘翔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养2亿个号供骗子选用”, 警惕网络黑产“平台化”
下一篇:“配套经济”绝非小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