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别让“伪科技”侵害消费者权益

2020-11-05 11:26:48    经济日报

只需将一张金属贴片贴在手机背部“有效位置”,信号就能从1格变成3格,让玩游戏、刷视频不延迟……近期一位杭州消费者程先生向媒体反映,自己被“手机信号增强贴”给忽悠了。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手机用户都会遇到手机网络不稳定、信号时好时差的“烦恼”,这不仅影响正常上网浏览信息,甚至会影响工作。于是,一些商家适时推出了“手机信号增强贴”,宣称能满足手机用户改善信号的需求。还有部分商家表示,几款手机信号增强贴同时具有提升手机性能、降低辐射水平、延长电池寿命等功能,并提供相关产品说明书加以“证明”。售价不高,效果明显,提供“证明”,商家如此“忽悠”和“吹嘘”,使得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

笔者认为,要戳穿“手机信号增强贴”的骗术,还需“合力围剿”。首先,监管要到位。市场监督、网信等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形成联动机制,加大对“伪科技”产品不实广告的监管力度,特别应严肃清理以“伪科普”形态出现在网络视频、社交平台上的不实广告信息,以防止忽悠欺骗消费者。

其次,严把检测关。相关审核部门应严把产品检测关,包括商家资质、商品证书等都要严审核、严把关,绝不能轻易地让不法网络电商平台蒙混过关。

再次,处罚要从严。相关执法部门应对以“黑科技”忽悠骗术“黑”顾客的不法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该罚款的罚款,该取缔的取缔,该列入“黑名单”的列入“黑名单”,倒逼其遵规守法,切实履行买卖契约,做到诚信经营。(文/廖卫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下一篇:物业不称职,有“标准”更要重执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