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耕地主要是种粮食的

王立彬    2020-11-20 15:20:56    新华网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要求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古话说:“五谷为养。”谷物生产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小麦、水稻两大口粮加上玉米,三大谷物就是粮食安全的主体,必须确保种植面积和产能稳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升级,出现“副食化”特点,但肉蛋奶也是间接消费粮食,这更加凸显了防止耕地“非粮化”的重要性。

防止耕地“非粮化”,靠法治,靠考核,靠监测。要严格执行新的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省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市县。要按中央要求,把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全面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要综合运用国土卫星遥感技术,开展耕地种粮情况监测,建立耕地“非粮化”情况通报机制。各地区要对本区域耕地种粮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将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掐灭在萌芽状态。

防止耕地“非粮化”,要解决苗头性问题,更要解决源头性问题。必须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解决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问题。要落实奖励政策,健全利益补偿机制,着力保护和调动地方各级政府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要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特别要强调的是,按中央要求,在坚决遏制住耕地“非粮化”增量同时,务必因地制宜,稳妥处置耕地“非粮化”存量问题,避免急于求成“一刀切”砍果树铲苗木,影响农民生计。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民服务的窗口哪能给人添堵?
下一篇:在磨砺锤炼中练就“铁肩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