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村官”抗疫:守护家园勇担当

2020-03-31 17:44:22   

疫情发生以后,广大农村特别是位于疫情“暴风眼”的武汉农村,疫情防控形势面临着严峻考验。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道林港村党总支书记王维,审时度势,快速反应,主动作为,果断采取“闪电式”封村策略,积极带领村两委成员、党员和志愿者,不畏艰险,坚守奋战在基层抗疫最前沿,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安全,默默履行着一名农村基层“村官”的责任和担当。

甘冒风险,果断封村,敢担骂名

林港村是一个拥有近3000人口的行政村,距武汉市区仅半个多小时的车程。疫情突发,使林港村处于重点疫区之中。由于疫情发生时间临近春节,王维高度警惕,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医疗物资都在向武汉挺进,感觉疫情可能已经很严重了,防控工作也迫在眉睫。”

1月23日,武汉封城,让王维预感到情况不乐观。

1月25日(正月初一),他一大早在村里转了一圈,发现不少村民还在走亲访友。疫情传播期间,最怕的就是人员聚集、流动,王维心里开始惴惴不安。

当天下午,他接到通知,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但由于时间紧急,通知里并没有说明具体做法。于是王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封村,全面控制人员进出。

“看到那么多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支援武汉、为武汉拼命,我没有理由不保护好自己的村民。”

林港村有21个村民小组,1152户。春节期间,在武汉市区打工的村民返乡过年,外来人口增加,村里的总人口达到了3000多。

 

 

林港村交通发达,路口多、车流量大,如何把疫情挡在村外,对王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封村,他调动所有能调集的人力,把进村的路口全部守住。

“到了正月初二早上,我们村13个路口的守点卡口,已经全部安排上岗。每个路口都安排了一台车,两个人,24小时值守。”

王维明白严管严控的重要性。他要求各村民小组必须登记武汉返乡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并对返乡人员进行隔离管理,每日检测两次体温,同时村里每天都要进行严格消毒。

“从武汉返乡的大概有563个人。因为武汉是重灾区,万一村里出现一个感染者,疫情大面积爆发了怎么办?现在想想都觉得后怕,所以当时我们要第一时间减少人员的交叉。”

村子封住了,但是值守的村干部、志愿者的生命安全问题也摆在眼前。但在疫情严重的武汉,口罩、测温枪、酒精这些紧缺物资并不好买。

于是,王维开始带领村干部“扫街”。他们跑遍纸坊街道所有的药店、医院,但买回来的物资仍然不够用。

更让他心急的是村子里还有3000多名村民,同样没有口罩、没有防护。后来托朋友帮忙才算解决了问题,“到厂家买了一部分口罩、酒精和防护服,保障了基本的防疫需求。”

24小时值守,任何人不许出入,王维的“闪电式封村”也发生过摩擦。一次,几个在外工作的村民,想要每天返回林港村,王维和村干部在村子卡口挡住去路,惹怒了他们。

愤怒的村民口不择言,指责王维实行的是“土匪政策”,甚至骂他是“村霸”,还有人想打市长热线讨说法。

面对村民指责,王维并不生气,而是一次次耐心和村民们解释。“虽然闹得很不愉快,但我们还是要以全体村民的利益为准,以大家的安全为准。”

封村的同时,王维还组织村干部开广播车,绕村子循环播放防疫口号。大喇叭里每天都喊着:“别聚会、别打牌、别串门、出门就要戴口罩”。

村里每天准时提醒,加上电视里的新闻报道,村民们也逐渐理解王维。看到村民们待在家里不出门了,王维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林港村是江夏区最早进行封村、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村子,而这一系列及时有效的大胆举措,得益于王维当兵时的经历。他曾在部队服役五年,期间他获得过优秀士兵、优秀士官,2005年因为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

2003年,抗击非典时的亲身经历让他记忆犹新。当面临这次疫情防控时,他意识到林港村只有采取军事化的防控手段,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的传播,保障村民生命安全。

“我把在部队积累的经验,全部用在这次疫情的防控工作中。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防疫战,我们村一定不会出现疫情扩散的情况,我们的村民也都会健健康康的。目前看来,还是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采购物资、代购药品,冒感染风险,确保村民物资供应

疫情防控初步成功,而保障3000多人在家的物资充足,也是王维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他建立了“网上司令部”物资采购群,用于保障村民的物资。“村里面的小组长建立一个微信群,每个小组长又在自己的小组里面建了群。”

从群里发来的采购清单上,王维发现村民需要的生活物资五花八门、品类繁多,有一样达不到要求,就可能产生矛盾。而村里没有大型超市,只有几个小卖部,很多东西要跑到市区购买。

为保证安全,同时将物资准确及时采购回来。王维决定,由几个村干部外出集中采购物资。

“这样既减少了村民外出感染的风险,同时也保护1000多个家庭的安全。”

 

 

保障村民生活物资供应,对王维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细致入微、缜密部署。他制作表格,列出采购清单,每天晚上汇总到专门负责采购的人手里。

但一开始村民并不理解这种做法,觉得自己的东西怎么能让别人去买?后来他们才明白王维和村干部的付出和用心良苦,“村民见了我们会说‘你们辛苦了’,这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

村民们不愁吃不愁喝,基本的生活物资得到保障。但随着封村时间越来越长,村里的一些老人提出了特殊的需求:

“我长期吃治心脏病的药,这个药得去医院里开,外面是买不到的。”

“我不用胰岛素的话,会心慌心衰、头昏头痛,严重了会休克。”

采购药品是一大挑战。当时武汉的医院是高风险区域,人员密集且有大量病患涌入。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如果频繁进出医院、近距离接触病患,感染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为避免村民感染,王维还是坚持由村干部外出代为采购,进医院、跑药店,村民对于特殊药物的需求也得到满足。

但让王维没有想到的是,2月8日,整天奔波于林港村和医院采购药品的村医付启雄,身体突然出现不适,而他的症状,与新型冠状肺炎极其相似。七天后,村医的检测为阳性,这让王维十分难过。“当时非常痛心,这个事情如果发生在我身上,可能心里还会好受一点。”

疫情严重的时候,同为村医的妻子何素珍建议付启雄关闭诊所,却被老付拒绝了,“作为村医,如果我把门关了,老百姓怎么办?我是个医生,必须要站在一线,要保护全村人的生命安全。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付启雄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王维当仁不让接替了去医院采购药品的工作。尽管之前有外出采购经历,防护也做的很好,但走进医院那一刻,王维的心里还是忐忑。“有点吓人,医生和护士都裹得严严实实、跑来跑去,那种忙碌紧张的气氛,让人心里不自觉产生了对病毒的恐惧感。”

这种恐惧也让王维下定决心,守护好每一个村民的安全,决不能再有人感染。

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守护村民健康

长时间封村执勤,王维都是住在村委会,近两个月没有与家人相见。当置身于高风险工作时,他也会担心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女儿。王维说,“村集体缺了我还可以运转,但如果我被感染,或者有什么意外,家里的顶梁柱就没了,她们母女三个怎么生活?这个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也挺让人后怕的。”

3月9日是王维小女儿的3岁生日。他刚拨通妻子的手机,准备祝女儿生日快乐,没想到女儿的一句话,让一向坚强的王维鼻头一酸,“从来没听她这么说过话,哭着说想我,还说‘爸爸不在家,就不过生日了’ 。”

当硬汉面临生死考验,对家人既有亏欠也有眷恋。

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王维懂得生命的可贵,但他也知道,疫情当前,不能有半分退却,他是林港村全体老百姓的精神支柱,“我不光是四口之家的家长,我更是一个有着3000多人的大家的‘家长’。村子这边的家庭更多,责任也更重。”

及早筹谋,提前准备,确保春耕不误农时

王维从小生活在农村,对春耕农事有着敏锐的察觉和判断。眼看树发芽,草出土,他意识到,今年的春耕他要为村民们及早考虑,这是他心中的大事儿。他觉得,“能否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就要看现在的收尾阶段,收尾阶段的关键工作就是春耕生产。农时农事是不能耽误的,一旦耽误,老百姓就没有收入,生活就得不到保障,甚至武汉的‘菜篮子’供应都会受影响。”

林港村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主、蔬菜为辅,村民们以种植水稻、玉米、花生、油菜等为生。林港村也是武汉市的“菜篮子”供应地。

 

 

有了采购生活物资的经验,王维本来觉得农用物资的采购应该也没问题。但没想到,受疫情影响,武汉市封城后,运输物资的车辆无法通行。外面的农资进不来,只能依靠附近农资门店的库存。

农民备耕所需的农资种类多,数量大,库存的农资远远不够,王维绞尽脑汁想办法。“我主动和上级的农业技术部门沟通,跟他们打听哪里可以买到农资。知道哪里能买,心里也就有点底了。”

因为准备早,及时解决了采购农资的渠道问题。但面临数量庞大的农资,村干部们由于缺乏采购经验,带回的种子品种经常出差错。

王维决定找有农资销售经验的人来采购。他想起村里有位村民,曾开过农资店,于是把采购农资的工作交给了他。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样村民们才买得放心,买得安心。

 负责采购农资的村民答应了,“看他们每天的吃住都在村部、睡沙发,我也被他们的精神感动了。”

大量农资运输到村里,分发到农户的田间地头。林港村的村民们,陆陆续续展开了春耕生产。

特殊时期的春耕,让每一个林港村人的内心感到无比踏实。在王维等村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也个个干劲十足。

“今年种了十亩地,准备大干一场!” 一位村民说。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但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后胜利仍需要持续付出努力,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王维和他的团队将继续坚守,尽心守护好林港村这个大家庭。他说,“我从小在这长大,村里有很多我的亲戚、朋友,我的父母也住在村里。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所以我们一定要打赢这场战役,要战胜这场疫情,要用我们的行动来守护这片土地,守护身边每一个人的安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石雕艺术家潘惊石:石不惊人刻不休
下一篇:方邦江:雷神山的轮椅医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