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吃播被曝边吃边吐 餐饮浪费为何屡禁不止

2020-08-13 15:06:33    中国商报

(记者 贺阳)“光盘行动”践行已近七年,餐饮行业浪费现象仍屡禁不止。除了自助餐、商务聚餐、婚丧嫁娶等酒宴场合食物浪费严重,近几年,靠“吃播”火起来的个别网红主播也被曝出存在“边吃边吐”“先吃再吐”等刻意浪费食物的现象。

8月12日,全国多个餐饮、烹饪协会接连发出倡议,号召餐饮企业主动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引导消费者主动打包,深入做好“光盘行动”。同时,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到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减少餐厨垃圾。

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学生盒饭中有1/3的食物被扔掉。该报告还显示,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餐饮浪费为何屡禁不止?以自助餐为例,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不少自助餐厅内贴出了“勤拿少取”“吃多少拿多少”“浪费食物100克以上加收xx元”等明显提示。但很少有餐厅会较真顾客浪费了多少克食物并坚决处以罚款,大部分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与个人用餐、普通聚餐相比,婚宴、升学宴、乔迁宴、答谢宴等大型宴会可谓餐饮浪费的“重灾区”。各式各样的宴席餐桌上剩下的食物被大量倾倒,菜点少了没面子、打包嫌丢人等心理仍然普遍存在。

近年来,虽然“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在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触目惊心。“虽然公款浪费现象少了,但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餐饮消费中存在的浪费现象还比较普遍,爱面子、讲排场的过度消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

记者注意到,个别餐厅在减少食物浪费的探索中,逐渐兴起了“以奖代罚”模式。例如,烤鸭品牌便宜坊已连续十多年开展“节俭有奖日”活动,即在每周的周日推出“吃尽盘中餐,九折把您奖”活动,只要客人将餐桌上的食品吃净,即可享受九折优惠。

此外,海底捞、川味馆、华天饮食等多家餐饮企业也纷纷推出了“半份菜”——菜量减半、价格也减半,以便消费者能体验更多种类的菜品,又不会因为菜量太大而导致浪费。

不过,餐饮消费不断升级的同时,餐饮浪费的形式也在不断更新。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一大批“吃播播主”开始走红,“一口气吃100个汉堡”“大胃王怒吃20碗拉面”等视频开始流行于网络。不少视频博主看起来身形纤瘦,但却能吃下正常人食量十几倍的食物,使得不少网民既羡慕又嫉妒。

随着“吃播”视频越来越火,有个别知晓内幕的人士开始爆料:那些看起来吃下了100只鸡腿、100份汉堡的视频,大部分是后期剪辑而成的。一些博主为了博眼球,采取“边吃边吐”“先吃后催吐”等方式录制视频。

有网友表示:“直播的大胃王们是该管管了,尤其是根本不吃全吐了的那种,太浪费!”

“这个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苗头,这种自媒体的消费导向是非常让人担忧的。这与全社会努力建立的节约意识和减少食物浪费的理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成升魁表示。

餐饮浪费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结合今年的全球形势来看,显得格外严峻。据联合国近期发布的报告预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世界将面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在过往的数十年中,由于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粮食危机的威胁始终没有消除。

截至目前,已有武汉、江苏、河南、江西等多地餐饮行业协会发出制止浪费的倡议书,号召餐饮企业主动作为,引导消费者打包,深入做好“光盘行动”,同时,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到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等全过程中,共同营造良好的餐饮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在线教育行业乱象频现:1元打折课程背后是“空手套”?
下一篇:减少小麦水稻收获损失,可多养活170万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