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能源领域碳达峰系列政策在途 新能源发展目标将更积极

代表委员建议破解新能源消纳、用地等难题

王璐     2021-03-10 09:24:54    经济参考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两会期间,相关部委负责人释放的信号显示,今年将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围绕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型储能发展等碳达峰系列政策在途。代表委员表示,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建议破解消纳、用地等难题。

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3月9日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国家能源局着眼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两大目标任务,锚定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5%和风电光伏装机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重点采取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出台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相关政策等四方面举措,加快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他透露,将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推进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全面实现平价无补贴上网;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在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加快推进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性电源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电网建设,推动电网智慧化升级,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节水平。同时,围绕能源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研究制定能源领域落实举措,围绕促进能源低碳智慧转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一代电力系统建设、新型储能发展等重点任务出台配套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在3月8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要以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契机,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达到9.34亿千瓦,要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推进清洁能源增长消纳和储能协调有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认为,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我国新能源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同时,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高,对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将提出更高要求,储能和氢能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枢刚也表示,随着“3060”目标的指引和“倒逼”,非化石能源、绿色发展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十四五”期间,中国华电力争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50%,努力实现碳达峰。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能源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消纳、用地等问题仍待解决。“影响中国风电和太阳能产业发展的重点不只在供给侧,更重要的是消费侧。”全国政协委员、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指出,目前绿电消费意识不高、绿电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特别是绿电认证标准缺失等问题,制约了绿电的市场消纳。

他建议,健全绿电消纳保障机制,确保绿电应发尽发,全额保量保价消纳。同时,建立公平公开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提高全社会绿电消费意识。组织实施绿色能源消费示范百千万工程,打造100个示范城市、1000个示范园区和10000个示范乡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安能集团安全环保部部长张利荣建议,出台“风光水电储网”协同建设政策。同时,将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规划建设成为风光水电一体化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其次,配套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等供电侧储能设施,对供电侧储能设施实行两部制电价。大力发展高密度用电侧储能设施。此外,同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曹仁贤预测,按照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25%计算,预计2030年光伏、风电总装机规模将接近20亿千瓦,目前缺口巨大。同时,因用地限制导致光伏、风电项目土地供给不足,开发土地“卡脖子”问题逐渐显现。他建议,在土地空间利用规划中,统筹考虑新能源用地空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强化反垄断”引热议 互联网平台监管将加码
下一篇:代表委员建言加快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