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财政收支“半年报”——

收入增长较快 支出保障重点

曲哲涵    2021-07-26 10:32:04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26日 第 02 版)

财政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财政收入增幅将“前高后低”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116亿元,同比增长21.8%,比2019年同期增长8.6%,符合预期。全国税收收入100461亿元,同比增长22.5%,比2019年同期增长8.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1676亿元,同比增长4.5%;各级财政部门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全国财政“三保”等重点支出增长较快,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10.1%、8.2%、3.8%。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表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较高,主要是去年同期收入基数较低和当前工业生产者价格上涨较快,同时反映了我国经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

刘金云分析,从后期走势看,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问题依然存在,再加上去年下半年基数抬高,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并提前享受新增减税政策减收体现在今年下半年,预计今年下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将比上半年明显回落。但考虑到上半年收入完成进度较快,经过努力,预计能够完成全年预算收入目标。

 

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优化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今年要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提升政策实施效果。上半年的减税降费具体措施包括五个方面:

——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比如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留抵退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制度性减税政策继续实施,让政策叠加效应持续释放。

——阶段性的减税降费政策有序退出。对2020年出台应对疫情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分类调整、有序退出。

——突出强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加大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

——继续清理规范收费基金。取消港口建设费,降低航空公司民航发展基金征收标准。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严控非税收入不合理增长,防止弱化减税降费政策红利。

“目前上述减税降费政策均已出台实施,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使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普遍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有利于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魏岩说。

 

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1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常态化直达机制,将27项转移支付整体纳入直达范围,资金总量达到2.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基本实现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全覆盖。

刘金云介绍,上半年,具备条件的资金已全部下达,为地方合理安排使用资金留出了充裕的时间。根据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数据统计,截至6月底,2.8万亿元直达资金中,中央财政已下达2.59万亿元,下达比例达到92.5%。地方财政已将2.506万亿元分配到资金使用单位,占中央下达资金的96.8%。

从支出结构看,各地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支出占总支出的七成以上。“资金快速落到基层和单位,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惠企利民政策精准落实,有力促进民生持续改善,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刘金云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智慧企业变革的“国能大渡河”样本
下一篇:复兴号飞驰在雪域高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