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11月份CPI重回“2”时代 PPI涨幅回落

2021-12-10 15:34:21    证券时报

受鲜菜价格、非食品价格涨幅扩大影响,11月份CPI同比涨幅创下年内新高。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同比看,11月份,CPI上涨2.3%,涨幅较10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6%,非食品价格上涨2.5%;从环比看,11月份CPI上涨0.4%,涨幅较10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CPI同比涨幅扩大较多,除了受到新涨价影响外,还受到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据测算,在11月份2.3%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6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7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保供稳价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11月份煤炭、金属等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初步得到遏制,PPI涨幅有所回落。

统计局数据显示,从环比看,11月份,PPI由上月上涨2.5%转为持平;从同比看,PPI上涨12.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

“11月份PPI环比涨势明显减弱,主要原因是国内煤炭等黑色系商品价格大跌,以及在疫情扰动下,国际油价偏弱震荡。同比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附近。”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能源和部分工业品价格下跌影响,11月份生产资料涨幅收敛,而生活资料则在成本压力驱动下继续上涨。这意味着,下游企业面临的成本上涨和利润侵蚀压力有所缓解,但仍需政策层面加大对下游企业、尤其是下游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整体来看,11月份PPI和CPI的“剪刀差”已较上月收窄1.4个百分点至10.6%。

在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看来,11月份PPI和CPI剪刀差高位收窄意味着上游涨价对中下游利润的挤占效应有所减弱,中下游行业增长动能有望增强,但需求恢复速度仍将制约其回升幅度。

谈及后续PPI与CPI走势,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PPI达到了此轮上涨的顶点,预计未来逐渐下降的可能性较大。CPI方面,当前同比涨幅显著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鲜菜价格大幅上涨,然而这一因素难以长期持续。随着鲜菜供给得到恢复,部分菜品价格已经出现回落,预计后续对CPI同比抬升的作用将显著减弱。整体判断,近两个月CPI大幅上涨的趋势难以持久,未来CPI仍将保持温和水平。而随着PPI逐渐回调,未来CPI与PPI间的“剪刀差”有望逐渐收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央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人民币汇率应声走贬
下一篇:激活下沉市场 县域商业建设提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