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港穗双城图片展举行

用影像呈现大湾区融合发展

汪灵犀    2021-12-24 10:08:29    人民日报海外版

“香港与国家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穗港双城的故事,不只是两座城市的故事,也是大湾区故事的缩影,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最有渊源、最有活力的一个章节。”在近日于香港、广州两地同时举办的“‘同舟共济 志同道合’港穗双城图片展览”活动中,团结香港基金总裁郑李锦芬如是感慨。该展由港穗两地共同主办,通过300多张珍贵图片及展品,呈现两地在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深厚渊源以及两地人民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借此促进互相了解、深化融合发展。

香港会场的展览分为5个部分,时间跨度从公元前214年开始至2021年,记述港穗两地在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会的渊源及穗港现况,还展出了香港八和会馆借出的泥印剧本、知名粤剧演员汪明荃及罗家英的戏服、粤剧名伶红线女的6套参演剧目剧本等。记者从香港地方志中心了解到,此次展览共获得香港及广州超过40家机构及个人提供珍贵历史图片,其中包括“抗日战争”及“省港大罢工”的照片等,并由5位史志专家负责审核资料。

“这次展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香港民众了解港穗一脉同源的文化传统以及过往在经济方面的密切交流合作,还可通过港穗两地在国家改革开放后的互动,了解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40多年的进程中,如何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香港亦借内地的经济起飞发展而不断改变自身角色,成功转型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专业服务中心。”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在观展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立足全局和长远作出的重大谋划,港穗两地也会在不同的范畴提升合作水平,寻求更多政策创新和突破。

郑李锦芬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下,港穗两地深化融合,既是回归本源,也是大势所趋。此次展览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大中心城市为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承担着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辐射带动作用的重任。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推进,跨境基建如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陆续开通,港穗这两个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两地在金融、创科、教育、跨境基建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也从未间断,硕果累累。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图片展,增进两地情谊,促进了解、加强合作,正如此次图片展的主题“同舟共济志同道合”,共同把握大湾区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谢伏瞻表示:“此次展览将有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融,使香港同胞从历史长河中汲取力量,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强化身份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十四五”第一步迈出了新气象
下一篇:看好明年中国经济表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