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房价涨势全面放缓 楼市调控初步显效

2021-08-17 14:23:47    中国证券报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当月,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涨幅总体回落。专家表示,2021年以来一系列房地产调控见到了初步效果,特别是二手房价格涨势明显放缓,到7月为止,二手房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已连续4个月减少。预计未来房价涨幅有望继续放缓,而商品房降价城市数量将不断增加。

 

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明显回落

“房价涨势已从6月的‘稳中趋缓’进一步变为7月的‘全面放缓’。7月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价格,同比和环比涨幅均有所回落,这一情况在今年还是首次出现。”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夏丹说。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4%和0.2%,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1个和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转为下降0.1%。

各个城市中,一线城市房价涨幅的回落最为明显,新房和二手房价环比涨幅均收窄0.3个百分点;三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下跌0.1%,为今年首次出现价格下跌。

究其原因,夏丹表示,房地产调控效果正在进一步显现。一方面,房地产金融监管持续从严。另一方面,多地楼市调控继续加码,如上海强化了限购和房价核验,西安、无锡、绍兴形成二手住房参考价格机制,北京、太原、温州则针对学区房炒作强化管理。

“目前新房价格管控全面发力,热点城市对于预售证的管理更加严格,预示着新房价格涨幅回落的趋势难改。此外,热点城市对二手房的调控还将继续,二手房参考价制度、挂牌审核制度可能全面推行。同时,土地出让新规则有望出台,有望降低地价对房价的拉动。总体判断,今后一段时间一二手房市场将延续回落态势。”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单月销售增速转负

在销售成交方面,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016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5%;商品房销售额106430亿元,同比增长30.7%,增速双双放缓。今年1月至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同比增速分别为27.7%和38.9%。

“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及两年平均增速均较上月继续回落,从单月情况来看,二者同比增速分别为-8.5%和-7.1%,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夏丹称,随着去年8月销售基数抬高,预计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将继续下滑,累计增速进一步趋缓。

中国指数研究院指数事业部研究副总监陈文静表示,下半年房地产调控将继续从严,房地产金融政策收紧趋势未变。多地上调房贷利率并发布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管控,部分市场热度较高的城市仍有政策加码的可能性。同时,随着多地推迟第二批集中土地出让和土拍规则的调整,土地市场热度将有所回落,进一步带动市场回归理性,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增速料继续放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前7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5.5% 高技术产业增幅高
下一篇:多地政策加码 氢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