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跨境电商出口物流撬动万亿级市场

2021-09-02 15:12:44    国际商报

原标题:跨境电商出口物流撬动万亿级市场

“受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目的地的不断增加、出海品类的愈发多样、海外消费力的恢复以及线上购物习惯的持续培养等因素推动,2025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物流行业规模有望超过3.6万亿元,2021-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2.5%。”艾瑞咨询近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物流服务商行业研究报告》指出,基于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政策支持及智能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商出口物流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据艾瑞咨询测算,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物流业务规模或达1.29万亿元,5年间的市场增量超过2.3万亿元。

 

多因素驱动高增长

跨境电商出口物流行业发展的整体向好,得益于跨境电商出口行业的快速发展。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市场规模达46479.2亿元,同比增长26.9%。随着中国跨境出口产品向更大量级、更多品类以及更高客单价的趋势发展,艾瑞预计,2025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市场规模将达到15.1万亿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6.6%。

独立站的快速发展也为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提供了市场增量。报告指出,近年来,因可使跨境电商卖家直接掌握消费者数据资产,形成用户画像,便于精准营销和针对性的SKU(库存量单位)规划,独立站作为跨境电商的新兴销售渠道快速发展。此外,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较高的运营成本也助推了中小卖家自建独立站的步伐。2020年,阿里、ebay、亚马逊的平台货币化率(品牌在电商平台的推广费)分别为5.1%、10.3%和22.5%。未来,随着独立站模式的进一步推广,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行业会迎来新的增长点。

政策支持及监管方式的不断优化为跨境电商及出口物流服务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上升空间。

自2018年以来,为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中国提出“构建跨国物流枢纽网络体系”的目标,并陆续开展“内陆集装箱联运体系”等多个跨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工程,推动跨境物流运力的多元化、低成本、高时效发展。在加强行业监管的同时,政策还鼓励寄递服务产业上下游融合,共同完善跨境物流网络体系,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例如,2019年3月,国家邮政局、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寄递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跨境寄递服务企业协同上下游完善跨境寄递服务体系,建立数据交换机制,为企业开发创新业务提供便利;2019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加快发展智能化多式联运,旨在提高跨境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的合理性,降低跨境物流营运成本。

2020年以来,为支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缓解疫情带来的市场成交压力,国家高频出台政策,为跨境物流产业增设多种运力渠道。如2020年4月,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当前更好服务稳外贸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利用国际航班、中欧班列、国际快船等多种渠道,加快缓解当前国际邮件快件积压问题。

 

服务体验倒逼发展提速

跨境电商出口物流链条较长、复杂程度高,涵盖仓储、运输、配送综合式物流及进出口报清关、本地化售后等服务。疫情在加速跨境电商渗透率提升的同时,还使得跨境物流运力紧张,致使运力大幅下降、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费用大涨。艾瑞测算,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物流业务规模或达1.29万亿元,比2019年的0.7万亿元有显著增长。

随着市场的发展,无论是跨境电商卖家还是终端消费者都对跨境电商出口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运营需求。

“随着网络购物的持续渗透,消费者对于跨境购物消费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快速配送,甚至接近本地化电商平台的配送体验与过长的跨境物流链路间的矛盾愈发凸显,对跨境物流企业的综合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指出,跨境电商平台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与其在本国消费更为接近的消费体验,往往较为关注跨境物流服务商的时效、包裹纠纷等物流服务质量。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Ipsos)和美国在线支付服务商Paypal联合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接近1/4的全球网购消费者认为配送速度是他们选择平台时的关键考量。

此外,跨境电商卖家会基于对跨境物流费用、效率的综合考量,对跨境物流服务商在网路异常情况下的处理、所拥有线路的稳定度、旺季协助出仓等增值服务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估,选择满足自身差异化运输需求的物流商。(记者 汤  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市场采购新业态富矿待采
下一篇:酒店业数字化重塑产业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