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碳达峰行动方案出炉 工业企业加速变革

李孟    2021-11-03 16:54:19    中国商报网

近期,“双碳”政策密集发布。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其中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工业领域碳达峰提出了具体行动要求,要求重点领域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制定实施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行动方案明确了我国碳达峰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实现碳达峰目标,调整能源结构是重中之重。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两个路径,一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二是通过技术进步更多地使用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这可能对经济结构都影响非常大。”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桂虎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力、非电力、工业、交通、建筑、服务行业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离不开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设,是推进脱碳任务的重点行业。

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中,工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对全国整体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影响。这对部分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工业企业而言,既是发展的重要挑战,也是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机遇。行动方案明确,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退出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

“传统产业发展存在锁定效应和路径依赖。例如煤炭行业原来主要走高污染的路径,现在要转型发展数字化和清洁能源,这种转型比较困难。”王桂虎认为,发展或使用清洁能源的新兴市场有待进一步激发。

国家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此前表示,要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严控增量项目,实施用能预警,加强督促检查,建立长效机制。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节能改造,持续提升项目能效水平。切实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坚决防止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死灰复燃。

除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外,行动方案还要求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强化环境责任意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提升绿色创新水平。重点领域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制定实施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点用能单位要梳理核算自身碳排放情况,深入研究碳减排路径,“一企一策”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推进节能降碳。相关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要按照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应做好各项碳核算与评价分析,任何与碳排放相关的工作,都是建立在‘依据标准规范、正确核算碳排放’的基础之上的,都必须满足能源测量、报告与核证(MRV)基本原则。”王桂虎表示,目前还没有具体政策措施指引及行业标准,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统一的规范。但是,企业作为宏观经济中的部分微观主体,如果每个企业都能如实做到碳排放的披露,整体目标被分解了,更容易实现“双碳”目标。因此,企业需要科学制定目标,并及时发布碳减排报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标本兼治,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