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扩容迎机遇

2021-11-29 17:50:32    国际商报

位于珠江入海口东侧,包括蛇口、赤湾、妈湾、大铲湾、东角头和福永在内的西部港区,深圳机场空港等口岸,与香港九龙半岛隔海相望,占据着深圳港口的半壁江山。

今年9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扩区改革。西部港区被纳入合作区,真正意义上突破了区域发展限制,为打造前海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形成多元高质量发展格局、实现西部港区2.0蜕变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打造海陆空多式联运

为推动前海合作区内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物流联运直达直运,深圳在“东西部港区-航空物流园”的“海空港联动”基础上,探索打造深港机场间一单到底的跨境快速通关“卡车航班”陆空联运新模式,通过智能电子封志实现货物在“港园”之间的快速联动。

在深圳口岸创新建设的航空货运前置“登机口”,航空物流集拼、查验、打板等环节被前置到前海综保区。前海打板、机场直放。光这一模式就为企业降低了30%的物流成本,提升了20%的时效,让广深港三地机场均实现“前海直飞”。

据悉,截至目前已有6.94万吨、428.73亿元货物在前海登机。“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前海服务中心”初具规模。

除了持续畅通政策的“软通道”,打通西部港区物流等基础配套的“硬通道”也同样重要。为此,深圳海关依托前海综保区政策优势,在跨境物流关键节点上发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模式不断拓点延线成网,实现沿海沿江港口群互联互通、资源互补、协同发展,同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前海服务中心和离港空运服务中心,实现各类货物在前海综保区内自由集拼、有序分拨中转。

“区港联动”也是推动西部港区高质量发展的秘诀之一,深圳蛇口海关充分整合前海综保区“三区叠加”的政策优势和西部港区“全球枢纽港”的功能优势,以“粮港”叠加“粮仓”打造的“保税储备粮仓”模式,在保障粮食储量的同时保证了粮食周转效率,并通过保税仓储缓解企业资金流压力。

 

传统码头升级智慧港口

11月14日,深圳妈湾智慧港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全国首个由传统码头升级改造成的自动化码头。

过去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口岸查验存在二次吊柜、流程繁琐等问题,影响货物的通关效率。妈湾智慧港运营模式是对口岸通关和海关监管的“双加速”,其中“单一窗口”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单一窗口”向进出口企业、港口等单位实时推送查验、通关信息,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单证“不跑路”,大幅减少企业人力和时间成本。

妈湾智慧港对海关监管提出了“快速验放、顺势监管”的现实需求。通过码头作业模式、通关模式和查验模式的协同创新和海运卡口陆路化改革,妈湾智慧港可以让货物在码头闸口智能分流,使得常态化进口“船边直提”、出口“抵港直装”运营模式的应用,通关效率和堆场周转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企业通关成本和码头作业成本大幅下降,进一步提升了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特色业务规范有序

今年前10个月,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从大铲湾口岸申报出口集装箱1.5万个;出口货值1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7倍。

陆路畅通广州深圳东莞,水陆连接佛山顺德中山,依托周围四通八达区位优势的深圳西部妈湾港区以北的大铲湾码头,是一个现代化的全新世界级集装箱码头。其独具特色的整车进出口、集装箱等业务,为码头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大铲湾码头,除“提前申报”“两步申报”、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出口货物“抵港直装”等便利贸易的措施之外,“共享泊位”等服务举措也促进了泊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码头运营提速增效。同时,大铲湾海关对大型设备出口企业实施的“一对一”精准帮扶,以及为新航线“量身定制”的个性化通关服务,也为“中国制造”走出国门按下快进键。

今年1-10月,大铲湾港区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9.08万标箱,比2020年全年增长了41.3%。(记者 刘  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球通胀压力下,我国物价走势如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