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陕西洛南县:吹响防汛救灾“集结号”

2021-07-29 17:26:03   

7月22日下午至23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麻坪镇遭受暴雨袭击,最大降雨量达254毫米,暴雨导致辖区内水位猛涨,多处地段发生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全镇范围不同程度受灾,基础设施损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为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麻坪镇党委、政府迅速出击,吹响防汛救灾“集结号”,各党支部及广大党员群众迅速响应,积极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筑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堤坝。

靠前指挥,领导干部奔一线

在重大汛情面前,洛南县委组织部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切实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一线作战。7月22日晚11时,县委书记璩泽涛、县纪委书记刘文革、县政协副主席王新其冒着瓢泼大雨分赴重点区域现场指导防汛抢险工作,镇党委、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及时研判雨情,迅速反应,及时向各村发布防抢撤预警信号,各联村领导、包村主任及相关干部赶赴各村组织防汛工作,各村组干部严格按照制订的《防汛应急预案》和防汛包片包户“人盯人”分工责任,落实防抢撤措施,一时间,一场与时间和险情赛跑的“大考”拉开了帷幕。

不舍昼夜,党员群众冲在前

22日21时,镇防汛值班室向各村发布撤离群众指示,麻坪镇广大党员群众听令而行、闻令而动,11个党员突击队640余人迅速出击,重点区域1042户2293人两个小时全部安全转移,漆黑的夜晚,那一束束闪动的手电光,照亮了群众前行的路。瞬间,7个集中安置点,88个分散安置点熙熙攘攘挤满了转移群众。同时,各党支部立即组织党员加强河道巡查,在危险交通路段及沿河道危险区域设置路障30余个,并安排党员值守,对通行群众及危险区域群众进行疏导劝返或就近安置。

7月23日凌晨,为及时掌握各村灾情,县纪委刘文革书记、县政协王新其副主席主持召开灾情分析研判会议后,亲自带领镇青壮年干部及退役军人组成的3支抢险突击队深入斜岭、峪口等重点区域进行排查,同时组织各村党员突击队、秦岭救援队、民安救援队等10个抢险救灾组200余人奔赴各村全面查灾、组织救灾,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万无一失。

支部援助,同舟共济显担当

7月24日,降雨暂时停歇,各党支部灾后自救工作正加紧进行,道路交通电力正开始逐步恢复。一大早,娘庙村党支部书记熊海峰带着12名党员在抢通本村便道后,火速赶到受灾比较严重的峪口村进行支援,到达峪口村之后,他们顾不上休息,便紧急开始清理村委会门前的淤泥,有的铲、有的挖,清理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在阳光的照耀下,胸前的党徽熠熠闪光,胳膊上的红袖章也分外耀眼。

灾情发生后,麻坪镇兴泰工程队党支部书记怀太有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带领公司干部职工,奔赴千里从宝鸡凤县赶回家乡,帮助受灾群众安置转移、抢修道路,连日来始终奋战在防汛救灾第一线。在自发开展灾后重建的同时,兴泰工程队党支部多方沟通协调,积极筹资再次向麻坪镇捐赠1吨新鲜蔬菜,有效地发挥了支部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广大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及时参加所在党组织防汛救灾工作。三兴村受灾最为严重,驻村队员瑚磊同志始终坚守岗位,与村支部组织20余名的党员突击队,涉水前往水淹最严重的台峪沟开展救援,冒着暴雨转移安置群众40余人。

不惧危难,党群齐心保安全

面对灾情,镇党委不等不靠,第一时间组织党员群众、镇村干部、应急抢险队对村组道路、河道、排水沟及过水房屋院落进行清淤和疏通,对新刘路和三兴、孤山、峪口、斜岭等村水毁通村路组织抢通。目前,已组织党员群众680余人,动用挖掘机16台,铲车15台,抢修便道6500余米,自来水管道1500余米,清理淤泥2000余方,新刘路损毁3处450米已全面抢修完成;全镇启用备用水井120口,设置临时供水点35处,保障450户1420余人生活用水,镇水务站安排专业人员赴各村进行消杀处理,全方位保障灾后群众生活安全。

在多日的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麻坪镇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他们迎难而上、全力防守,不惧危险冲在最前,和群众并肩作战,充分发挥“主心骨”“贴心人”作用,彰显了巨大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在滔滔洪水面前,麻坪镇广大党员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用担当和实干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苏琳杰 寇鑫 李东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扶风县人民医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下一篇:山阳县召开“提士气 强担当 建机制 促发展”作风建设动员大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