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明水县紧扣“产业”纽带,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促进农业发展,带动群众增产增收,跑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时下,正值雪后的冬季。走进明水县育林乡鸵鸟养殖基地,一人多高灰色的大鸟,扑棱着硕大的翅膀,在雪中嬉戏奔跑。主人姜志文一大早正在喂鸵鸟,看着这些鸵鸟,不由得心花怒放。
姜志文说,他2017年从北京购买回30只非洲鸵鸟,花了15万元左右,还学习了养殖技术。通过几年来的“滚雪球”发展,大鸟下蛋孵小鸟,小鸟长大下蛋再进行孵化,就是这么的发展,一边卖成鸟和小鸟,一边走孵化之路。
谈到养殖效益,姜志文介绍,小鸟从出蛋壳到屠宰卖肉,周期10个月,每斤肉市场上卖到50元左右,而且价格居高不下。每只鸟产肉100斤,一只鸟就可以卖出5000元,鸟皮还可卖钱。除去饲料等各种成本,一只鸟可以挣3000元。“养鸵鸟可省心了,我家种苜蓿草,一天喂3遍就可以,一只鸟一年草料1000元就够了。”
“扑棱棱”,鸵鸟隔着铁栅栏在雪地上翩翩起舞,还不时地抬起头来引吭高歌。
据悉,育林乡特色养殖在明水县很有亮点,肉羊养殖、黄牛养殖、大鹅养殖是比较普通的养殖,育林乡还有肉鸽养殖、黑猪养殖等。
近年来,育林乡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业,并推动特色养殖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