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河南杞县:科学推进国土绿化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2021-12-21 17:18:21   

2021年以来,杞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一纵一环一中心、三带四横六辐射、九河十园百坑塘”的规划,努力打造“生态杞县”“森林杞县”,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筑牢杞县绿色生态屏障。

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

2021年下半年,杞县县委、县政府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讨科学绿化。杞县林业发展中心在充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杞县2021-2022年冬春国土绿化方案》,系统谋划,合理安排绿化用地、科学选择树种草种、规范开展绿化设计施工、科学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围绕‘在哪造’‘造什么’‘怎么造’‘怎么管’等关键问题,对推进国土绿化过程的科学性进行了明确要求,开展科学绿化、着力提升绿化质量,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今冬明春国土绿化重点提升打造5条路、5条河,沿绿化精品线路打造3个示范乡镇、3个示范公园和6个示范村庄。

合理安排用地防止触碰红线

杞县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和国土空间规划,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结构、水资源条件以及土地适宜性等方面,科学划定和合理安排绿化用地。在农村,鼓励乡镇、各村对农村的水旁、路旁、村旁、住宅旁进行绿化;通过农村的土地综合整治,利用废弃闲置的土地来增加绿地;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农田防护林。

在县城和乡镇所在地,通过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等方式,合理安排绿化用地。集聚区沿街65家企事业单位完成拆墙透绿65家,面积9.92万平方米。共绿化面积79.92万平方米。先后提升、新建街心游园18处共23万平方米,增加城市的绿地,留足城市的绿化空间等。

因地制宜推进城乡绿化建设

杞县在县城绿化中积极推进城市生态修复,结合城市更新,推进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加强立体绿化,做到应绿尽绿,不断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杞县通过打造分布均衡的公园体系,实现了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不断完善城市绿地服务居民休闲游憩、体育健身、防灾避险等综合功能。

在乡村绿化中,杞县因地制宜选择绿化美化方式,将乡村绿化美化纳入村庄规划统筹考虑、一体设计,不搞“一刀切”。根据村庄的自然条件和产业特色,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宜树则树、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草则草、宜花则花,注意保护乡村古木、古树、传统树种,保留乡村风貌。

杞县县委书记韩治群调研高阳镇乡村绿化时说:“春天看花,秋天吃果,让农民有个树荫乘凉聊天,让美丽乡村留住美丽乡愁。”(付海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东莞虎门:切实做好河涌治理,确保水质实现好转
下一篇:安徽蚌埠:创新机制,守护美丽河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