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党建 > 正文

学史力行践初心 知行合一为人民

——江西石城县大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闻

2021-11-08 14:54:29    江西日报

一场场红色宣讲座无虚席、一件件民生难事有效解决、一张张幸福笑脸点亮了山村……行走石城,干群“鱼水情深”的画面随处可见。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石城不断丰富教育手段,拓宽教育阵地,深挖红色资源,以学党史为手段、以悟思想为根本、以办实事为重点、以开新局为目标,让党史学习教育理出来、热起来,晒起来、干起来,暖起来、赞起来,让“百年风华”砥砺全县党员干部的为民初心,激发干事热情,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方法理出来 学习热起来 

近日,在石城县仙源坊美食街广场舞台上举办的“学史增信传家风 文明城市共创建”主题宣讲活动热闹非凡,合唱、小品、情景剧等节目,把市民带入到既“接地气”又“冒热气”的党史学习中。

为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入基层、走进群众,该县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抓好关键环节高位推进。强化专题学习及时检验学习成果,将党史学习教育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重点学习内容,把教育宣讲、文体演出、志愿服务三类活动纳入每月活动任务清单。聚焦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创作推出了一批党史学习教育相关作品,通过用活宣传载体、创新宣传形式让全县上下迅速掀起党史学习热潮。

目前,该县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共551场次,参与干部群众17570人次;组织“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摄影、书画作品大赛,展出作品150件;整合县域红色资源,提炼不同教育主题,形成了秋溪整编“铸军魂,跟党走”、秘密金库“对党忠诚,清正廉洁”等4大主题教育,以实地实物、互动体验等方式开展专题学习120场,广泛开展“学党史、跟党走、唱红歌”“重走长征路”“唱支山歌给党听”“红色故事我来讲”系列主题活动60场。

清单晒起来 干部干起来 

“之前小区破破烂烂,黑灯瞎火,现在灯光很亮,还有了公园……”说起小区里的变化,家住琴江镇后稷路的郑女士满脸笑意。石城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广收民意、列出清单、逐个击破,累计改造道路9.5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41盏、新增绿化7549平方米、新增停车位346个,配建电动车停车棚,补齐了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排查民之所想、民之所急、民之所困问题,提供针对性强、个性化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开通12345热线, 聚焦收集涉及就业、教育、社保、城乡建设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实招硬招,实施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

该县共拟定全年项目清单76条、重点民生项目119项;收集实事清单431条,已办结405条、办结率达94%;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区”等活动21次,各法律服务机构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9次,宣传覆盖群众3800余人;组织开展春耕生产、科普任务、全民反诈、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环境整治、送医上门等系列活动2000余次,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急难事。

心里暖起来 群众赞起来 

近日,有群众来访反映琴江镇建上村因项目建设导致6户人家的山上形成水塘,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石城县信访局接访后,立即转办责任单位,督查其快速处理安全隐患。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石城县创新信访积案化解机制,搭建“实诚人”矛盾纠纷信访联调中心,以为民服务的初心温暖每一位群众,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

通过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打通党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使每一位党员身上有任务、有担子;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优化政务环境,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快车道”;带动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红地标”;推行乡村振兴“三个顾问”机制,共配备村级法律顾问、技术顾问各155名、财务顾问80名,有效解决乡村振兴的人才、技术等短板,引导和帮助村民发展电商、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法律问题,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目前,该县无职党员共为群众调解纠纷900余起,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困难问题640余次,提供好的意见建议260余条;“最多跑一次”“一次不跑”事项累计办件量分别为6.3万件和1.2万余件。

(吴娜 李方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云南武定:以“创星”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推进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