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党建 > 正文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思考

温忠义 欧玲    2021-12-16 15:07:21    党建网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任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近年来,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教工党员教育的有效模式,摸索出了“‘一’以贯之、精准‘四’度”的工作方法,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精准把握党员教育的“力度”“温度”“深度”和“高度”,推动党员教育管理融入时代发展、顺应时代潮流。

主要做法

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强化规矩纪律保“力度”。守纪律、讲规矩是从严治党之本。结合外语学科背景党员教师的特点,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党员教师的规矩意识,有力确保党员教育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在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制度方面,按照规定规范请假制度,针对因公因事缺席,实施“缺席不缺学”规定,要求党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学并提交学习后的小结和报告;参加”三会一课”的人员必须佩戴党徽,做好笔记,认真完成学习任务;针对教工党员每年的寒暑假时期,实行“放假不放松”规定,通过召开远程视频学习会议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保持学习的连续性和连贯性,确保党员学习教育全年不间断。并把参加“三会一课”的参与情况及假期学习,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创设仪式温初心,通达人情保“温度”。党支部充分利用一年中的两个重大活动时间节点,创设与主题活动有机融合的老党员退休仪式和政治生日仪式,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使命担当。一是把老党员的退休仪式设计成开展“七一党旗飘扬展理想,先锋引领共成长”主题活动内容之一。在“七一”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中,继续延伸和发挥老党员的先锋作用,由即将退休老党员领誓带领同志们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二是利用年底或年初的支部民主评议会,把政治生日设计为第一项议程,融入重温誓词环节。活动中,党员老师讲述自己一年来的成长发展,找出差距与不足,提出新一年的努力方向。再由党龄最高的老党员领誓,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在档案馆复印出的入党申请书,作为特别的生日礼物赠送给党员教师。一张由支委同志手写的生日贺卡、一个装着生日贺卡和党徽的文件袋、一盒小小的蛋糕让生日仪式温暖、严肃、富有意义。

跨界研讨重理解,入脑入心保深度。党支部紧密结合党员岗位,跨学科开展学习调研活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一起研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立德树人,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育人作用;学习调研电气工程学院的党支部,实地参观国家级实验室,深切感受学院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发展,感悟校史文化底蕴,传承革命奋进精神。

丰富学习内容,确保“四史”教育保高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党员教育不同渠道的优势,丰富学习内容,采用线上翻转学习和线下系列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师党员在学习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深刻认识到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认识到学好“四史”,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同心力。

成效与启示

“‘一’以贯之、精准‘四’度”的工作方法强化了党员教育,助推了党员教师党性修养和教研能力双向成长。近两年,支部党员教师在新开课程、省部级项目立项、慕课建设、学生专业比赛指导、教学比赛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支部建设方面,2021年支部获评重庆大学“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在教材建设方面,支部8名同志主编教材8部,共有55人次参与了19部教材的编写,教材由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发行;荣获重庆市重点建设课程3项,在“爱课程”平台和学校SPOC平台上线2门慕课。

党员教师党性修养和师德素质明显提高。支部通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教师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让党员教师通过政治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党性修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进行突破和尝试,让课堂教学呈现出新面貌。

营造了积极、严肃和踏实的学习风气。党员教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政治学习,行为上主动参加支部会议和学习活动。通过加强党员教师政治学习,让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日益增强,党员教师中产生许多榜样和形象,如教学模范、公益榜样、纪律榜样等,营造出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积极、严肃和踏实的优良学风和校风。 (作者:温忠义,系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工第一党支部支部书记;欧玲,系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精准保障民生 发展动力更足
下一篇:勇当“咬牙干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