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镇江润州检察创建“南山蓝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

2021-11-03 11:27:06   

为深入开展了“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近期,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检察院以创建的“南山蓝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入选该市2021年度法治惠民实事项目为契机,聚焦“一个目标、三个模式、两类成果”等内容,探索新时期“枫桥经验”,促法治惠民,助市域治理。

镇江市润州区检察院围绕“大预防”格局创新工作体系。立足检察职能,引进政法、教育等领域优质智力资源,组织走访调查、问卷调研、心理测量、样板试点、跨部门联席研判10余次,在检察环节创新建立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多元化预防”“个别化矫治”和“系统化修复”工作体系,并融合社区、家庭、学校、职能部门等多方力量,搭建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大预防”格局。目前,该院以润州区南山街道回龙社区为项目试点区,逐步丰富完善工作举措,努力形成可复制经验,在全区社区推广。

镇江市润州区检察院应用“三个模式”保障项目运行。主动延伸未成年人检察和社区矫正检察工作,构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教育预防模式、涉罪未成年人专业矫正模式和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损害修复模式,依据国际公认的RNR循证矫正原则,设计了“风险(Risk)—需求(Need)—响应(React)”标准化流程,涵盖社区未成年人风险评估、需求分析、矫正响应,有力降风险、促和谐。项目实施以来,在试点社区,针对普通未成年人、临界未成年人和涉罪未成年人等不同群体近百人应用上述工作模式,有序回应未成年人在健康成长、不良行为预防和矫治等方面的需求。

镇江市润州区检察院在办案中形成“两类成果”助群众享法治红利。理论研究成果,编制出版《青少年不良行为自我预防读本》,覆盖“理性应对校园暴力”“拒绝不良陋习”等十个主题,服务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教育预防。《预防校园暴力》章节版手册已赠阅有关社区,通过梳理预防主题、预防目标、核心提示、案例解析、预防方法和阅读思考等环节,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与未成年人积极互动,引导其端正三观、规范行为、加强自律。聚焦平安创建,引进最新矫正工具——“RNR”智慧矫正平台,服务于涉罪未成年人个别化矫正和社会关系修复。该平台由功能衔接、流程严密、指向同一的若干系统组成,承担起涉罪未成年人综合评估、个别化矫正方案制定等任务,帮助其重新回归社会。

该院表示,下一步,将立足检察官进网格和法治副校长专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研究,制定针对性举措,助力“南山蓝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李红根  焦惟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最高法发布意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激励法官担当作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