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平安英雄进校园  防范电诈作宣讲

2021-04-30 09:53:48   

4月28日,西安市公安局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组织开展了全国月度“平安英雄”及反诈民警走进大学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主题宣讲宣传活动。

 

 

今年,中央政法委在全国开展了“平安之星”评选活动,在平安建设中,西安市公安系统多名英模人物脱颖而出,获得全国月度“平安英雄”荣誉称号。按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安排,为讲述好警察故事,让英雄人物形成示范引领,展示西安公安良好的精神风貌。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安排,针对在校学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的情况,为有效提升在校师生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和识别能力,西安市公安局专门组织开展了此次宣讲宣传活动。

宣讲中,全国月度“平安英雄”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王排,鄠邑分局扫黑办副主任刘晓军,局碑林分局长安路派出所民警王安坤,蓝田县公安局文姬路派出所所长胡森荣结合个人事迹,分别讲述了公安机关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奋不顾身、冲锋在前、打击犯罪、维护治安,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西安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以及取得的重大成绩。讲述中,公安“平安英雄”的赤胆忠心和感人故事,激起了青年学生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豪情壮志,在场学生用热烈的掌声向英雄表达敬意。

随后,“平安英雄”和反诈民警向青年学生们宣讲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性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技巧,还为同学们带来了由民警自编自导自演的,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为主题的相声、歌曲和快板等精彩节目,并与学生代表进行互动问答。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参与活动的学生代表表示,之前觉得电信诈骗很遥远,通过今天的宣讲活动才了解到电信诈骗花样繁多,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今天学到了很多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和技能,今后一定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西安市委平安办,市公安局,西北政法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财经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培华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京学院,西安翻译学院等约5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警方提示:高度警惕陌生来电,不轻信骗子的花言巧语,不透露自己和家人的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如遇诈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不要将银行卡、电话卡出售、出租、转借给他人,如果出售、出租、转借的银行卡、电话卡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银行卡、电话卡所有人法律责任;请下载或关注:“国家反诈中心”手机APP、“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微信视频号、微博、抖音、快手、人民日报客户端)、“西安反电信网络诈骗”微信公众号、“西安公安”、“警界视野”微信公众号、“西安公安”抖音号等。关注反诈信息,提高防骗意识。

延伸阅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法变化快、发展蔓延快、资金流转快,只有警民携手、齐心协力才能共创平安。各级公安机关开发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微信公众号及APP,请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关注下载APP及微信公众号,增强反诈意识;西安市反诈中心开通三方接警紧急止付专线,及时为受害群众挽回损失;西安警方开展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专项行动,加大了打击违法犯罪的力度。(刘倩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共陕西省委印发《法治陕西建设实施规划(2021-2025年)》
下一篇:陕西:全省公安机关维护五一期间安全稳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