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铜川中院:用足司法举措服务乡村振兴

2021-09-25 12:06:52   

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自觉将法院工作部署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优化乡村司法资源配置、能动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强化民生权益司法保护、积极助力乡村法治建设,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

妥处涉农纠纷 促进农业高质发展

铜川中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开设涉农案件“绿色通道”,对涉及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产业帮扶、易地搬迁等案件的当事人提供“一站式、零距离、无障碍”定向诉讼服务,对经济困难当事人落实诉讼费减缓免政策,累计缓减免交诉讼费130余万元。

依托财产保全保险担保机制,帮助申请财产保全而无担保能力的涉农案件当事人达到保全目的。依托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对涉农案件在立案环节甄别分流,依法快立快审快执。依托入额院庭长办案制,将涉农重点案件纳入院庭长办案范围。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各类涉农案件686件,民事速裁程序适用率达到47.58%,服判息诉率达到98.52%。

2018年7月25日,铜川市宜君县30户果农将本地苹果经销商田某诉至法院,要求田某偿还2016年所欠的苹果款。宜君法院受理此案后,由副院长刘延军亲自担任速裁法官,采取合并审理的方式在庭审中就双方就偿还果款达成一致意见。该案从立案到审结仅用两天时间,群众的关切得到最及时的回应。2018年4月,被告某高速公司在距离原告养殖场70余米的位置开始修建高速公路。由于高速公路距原告养殖场过近,养殖场的母猪陆续早产、流产、死亡,致使原告无法正常养殖。印台法院受理该案后,及时与市“高速公路指挥办公室”联系,要求建设单位分时分段及时加快建设进度,避免双方损失扩大。承办法官先后进行专家咨询、损失鉴定并从举证责任、侵权行为、法理分析等角度全方位释法明理,终于促使双方当事人于2020年9月3日达成调解协议,被告赔偿原告424万元。

强化乡村治理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铜川中院助力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网格助力审判执行高效化“双助双化”工作全面铺开,推进基层人民法庭进驻镇(办)综治中心,基层法院进驻区县综治中心,累计化解各类民间纠纷105件;推动全市网格员队伍协助法院送达文书和执行案件,网格员累计协助法院送达和执行278件(次)。

2021年,部署开展了“空心法庭、走读法庭”整治活动,全市16个基层人民法庭全面完成法官进驻,实现全周期办案,基层法庭“三个便于”功能有效发挥。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全市16个基层法庭共引入特邀调解组织144个,特邀调解员217名。

2018年以来,全市基层法庭诉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503件,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312件。结合铜川“无黑无恶无乱”乡镇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无讼村(居)”“无讼网格”创建工作,先后培训人民调解员、网格员550余人(次),指导调处纠纷948件,深入纠纷易发多发村组、网格开展巡回审判211次,有力推进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依法为乡村振兴推动精准化治理建议,铜川中院通过对审判执行中的大量案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厘清了农村高额彩礼陋习、高利贷盛行、农民合同意识薄弱、农用机械投保率低、农村赌博之风、农村诈骗犯罪是农民致贫返贫的重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对以上6个方面的致贫要素提出解决对策,形成调研报告,向市级有关部门提出了治理建议,引起市级有关部门关于深化移风易俗、规范金融秩序、整治农机市场等环节的高度重视,促进了《铜川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铜川市规范民间借贷实施方案》等文件的顺利出台。

做优法治宣传 推动农户知法懂法

针对部分农村群众合同意识薄弱、风险意识较差、维权观念淡薄的现状,全市两级法院根据已审结的本市涉农典型案例编印了《农村实用案例》,根据农民生产经营常见合同风险编印了《农村实用法律手册》和《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8问》,已累计向群众免费发放3.6万余册。

与此同时,各基层法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各种法律服务措施竞相推进。宜君法院在该县苹果销售期组织法官干警深入乡镇农村,向群众发放《苹果购销合同中基本法律知识宣传单》《苹果购销合同(范本)》《居间合同范本(代办人用)》等资料,安排资深法官为全县从事苹果经销活动的 “经纪人”进行法律培训,利用“宜民讲习所”讲授涉农产品销售法律知识,全方位能动司法,预防和减少了农产品经济损失。

2021年,铜川中院与铜川司法局联合部署开展了“一周一案三问”普法微课堂工作,组建市、区县、镇办、村(社区)级4级普法微信群,每周由铜川中院编发一个涉农典型案例,以1个案例、3个问答的形式向农民群众以案释法,已层级推送典型案例28期,让农村群众足不出户、指尖轻点,即可感受法治温度。通过驰而不息的能动普法、精准普法,全市法院涉农案件呈逐年下降态势,辖区农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深化修复司法 推进农村宜业宜居

铜川中院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深入推进修复性司法,筑牢乡村生态环境安全司法保护屏障。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依法妥善处理涉及环境资源保护的各类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62件,以法治手段守护绿水青山。

2013年郑某未经林业部门审核同意,在自己承包的林地内平整坡地,建设墓地。经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鉴定评估,郑某非法改变土地用途27.79亩。

2019年9月2日,郑某因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被王益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宣告缓刑3年,并处罚金1万元;判令郑某在2020年12月31日前在非法占用农用地范围内按照生态修复方案种植油松3085株修复生态,并经王益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王益区法院执行局办案人员多次联系郑某督促并了解案件执行情况,在得知郑某种植油松成活率较低的情况后,积极联系林业部门调整种植树木,以达到修复生态的目的。

2020年11月,王益区法院执行局会同王益区林业部门对郑某修复生态情况进行验收,经查,郑某在非法占用农用地范围内按照生态修复方案种植侧柏及国槐6400余株,树高3米,成活率95%,经王益区林业部门验收合格。(张文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黄龙法院:贯彻“两山”理念 司法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普法进行时 法治助“三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