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5日,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等国内外重要嘉宾通过现场、线上方式出席了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召开的“全球健康发展论坛2021”,会议旨在探讨全球健康与发展、探索国际合作应对疫情新策略、分享数字健康与医药可及性等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国恩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他在欢迎致词中表示,自新冠疫情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巨大冲击和严峻考验,能够在持续应对疫情挑战的同时开展日常生活活动已然十分幸运,但也正是在这种时刻,加强对全球性大流行病和经济复苏等全球健康与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合作治理,更是当务之急。
会议现场
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国恩表示,自疫情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冲击,能够在持续应对疫情挑战的同时开展日常生活活动已然十分幸运,但也正是在这种时刻,保持对如流行病等全球健康领域关键问题的关注,仍然是十分重要。
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顾问委员会主席韩启德指出,全球健康发展问题有三个关键要点:一是全球合作,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克服疫情的一大必要条件就是在全球范围开展合作;二是公共卫生体系,此次疫情仿佛警钟,警醒我们重视健康,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应对未来的健康威胁。三是发明创新,发明在提升人类健康与应对疫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韩启德表示,自疫情暴发以来,人们已经在许多方面看到了发明与创新,发明创新不仅仅涵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涵盖人类的生活、工作方式,数字健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通过大会视频连线讲到,在低收入与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地区中,必须解决数字医疗技术使用的可及性、质量与安全不平等问题。
他认为,数字医疗面临的首要挑战是保护个人医疗数据的隐私、安全与完整。他进一步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数字医疗全球战略,该战略旨在帮助各国在迈向全民健康覆盖的旅途中更好地使用最新的数字医疗工具,同时加强治理与数据保护。
全球基金执行主席彼得·桑兹说,此次疫情凸显了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进行数字革命的重要性。医疗信息的管理和数据的汇集需要大规模而广泛的变革,各国不仅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建设自己的数字能力,而且还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更多的技术支持和途径来用好这笔钱。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引用了哲学家赫罗菲拉斯的名言:“没有健康,我们就没有力量;没有智慧,我们就没有财富”。
他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卫生系统和全民健康覆盖。他还介绍了联合国在非洲与当地政府合作进行的卫生行动,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和创新来实现更强大的卫生系统建设和全民健康覆盖。
盖茨基金会资深中国战略顾问、北京代表处代理负责人戴维仁相信中国未来将成为提供全球公共物品的中流砥柱。他就中国如何利用其独特的地位,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可负担的优质健康产品,提出了两个想法。“首先,为了在最大化全球健康商品的影响力的同时最小化其成本,我们必须考察这些产品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全部历程,来决定在不同阶段应该如何采取行动以及如何调配资源。第二,我们必须加快推动可负担的数字公共产品和全球健康体系的建设。”
开幕致辞之后,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学术院长傅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道炯等专家以及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分别围绕“全球合作应对疫情”“数字健康和医药可及”“全球健康治理”这三个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据悉,此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来自发展中国家公共部门、国际NGO组织、全球健康学术界、医疗卫生行业的代表人物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的师生参与了此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