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实现专利转化

2021-02-26 15:22:36    中国科学报

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授葛均波、钱菊英团队研发的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成功实现了专利转化。这项新发明能够切实解决心血管介入手术中遇到的痛点问题,可应用于多个临床手术场景,提高心脏介入手术的精准度与效率。

在心脏介入手术中,临床上常规的血管内抓捕器可用于导丝的抓捕和异物的取出。但目前临床使用的抓捕器其头端抓捕网篮或套圈的大小基本是固定尺寸,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临床实践中血管或心室腔等大小多变的多样化要求。此外,抓捕套圈在收缩过程中容易断裂,抓捕套圈与血管壁的贴面性也不好。这些短板客观上增加了手术风险,并影响手术效果。

据该专利发明人钱菊英介绍,为解决上述短板,该院心内科团队在葛均波的带领下,研发出的这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包括微导管和导丝,其中导丝包括操作端和抓捕端,抓捕端为形状记忆导丝,伸出后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工作腔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套圈,精准适用于大小多变的血管或心室腔。

此外,该发明提供的抓捕套圈经过形状记忆处理,不易断裂;抓捕器的操作端也具有形状预记忆,在抓捕过程中,其抓捕端的延伸方向与导管的横截面存在一定角度,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抓捕套圈与血管壁或心室腔的贴面性不好的缺陷,能实现卓越的跟踪性,提高导丝的操控性,提升手术效果。

(黄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月球之水风中飘
下一篇:人工智能使质子治疗在线剂量更精准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